2023年歲末,南京市鼓樓區完成了一件全市矚目的大事——通過重組和優化成立13個小學教育集團,實現全區49所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2024年新學期伊始,13個小學教育集團紛紛行動起來,以領銜學校為龍頭,所有小學鉚足幹勁,全面開啟“擴優提質”新實踐!

  “南京教育看鼓樓”,作為南京教育高地,鼓樓區此次舉措引起熱烈關注。

侯正永

  記者近日專訪鼓樓區教育局局長、區委教育工委書記侯正永,解讀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優質均衡:

  從1到13,再到全覆蓋放大優質教育資源,鼓樓區早在上世紀末就在全市率先邁出第一步。

  1999年,瑯琊路小學開辦第一所分校——芳草園小學,鼓樓區也有了第一個教育集團的雛形。

  在瑯小的孵化下,芳草園小學迅速崛起,鼓樓區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拉薩路小學、力學小學兩所優質學校也牽頭成為領銜校,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更多分校。

  從1個集團,到3個集團,再到5個、7個,直至如今的13個。教育集團數量的裂變,背後是優質領銜學校數量的裂變。當鼓樓區教育局官宣全新的13個教育集團時,得到社會各界高度一致的認可。

  13所領銜校,無論是瑯小、拉小這樣的老牌優質校,還是科睿小學、鳳凰花園城小學這樣的年輕優質校,它們都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好學校”。

  面向中國式現代化,我國基礎教育正在邁入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階段。鼓樓區教育局局長侯正永説,鼓樓區集團化辦學走過20多年,有着自己寶貴的經驗,新時期又被賦予新內涵與新使命。

  集團化再出發

  此次重組優化成立13個教育集團,全區所有小學納入其中,是深入落實“擴優提質”精神的新實踐。

  “我們集團化辦學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所學校都充分發展擁有領銜校的實力。當越來越多的學校成為領銜校,最終全覆蓋時,我們就達成了‘擴優提質’‘優質均衡’的目標。”

  西進成果:一批新名校崛起

  在此次公布的13個教育集團中,有很多領銜校是當年鼓樓區開拓河西新區時的新建校。它們受益於集團化辦學,迅速崛起,如今也成為了領銜學校。

  侯正永局長告訴記者,鼓樓區早期教育出現南北不均衡、東西不均衡,當時區委區政府提出“西進北上”策略,而此次調整的13個集團,體現了鼓樓教育“西進”的成果。

  記者採訪中發現——

  ◆芳草園小學原本是瑯小集團成員校,它最早獨當一面,率先成為領銜校;

  銀城小學教育集團

  ◆銀城小學原本是拉小集團成員校,科睿小學是瑯小集團成員校,金陵匯文小學是拉小集團成員校,鳳凰花園城小學是力小集團成員校,此次也都成為新的集團領銜校。

  這些學校均在鼓樓河西片區,當年作為小區配套的新建校開辦。如今,已然成為鼓樓新名校,體現了優質教育資源“西進”的成果。

  北上決心:加大“拉手”力度

  在此次13個重組集團中,很多家長髮現,有的成員校和領銜學校之間並沒有地域接近性,而這恰恰是鼓樓區教育局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策。

  侯正永局長説,鼓樓南片和北片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此次加大了南片、北片學校的“拉手”,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優質教育資源“北上”的決心。

  記者看到——

  拉薩路小學教育集團

  ◆拉薩路小學在原有“拉手”方興小學的基礎上,此次又“拉手”五塘小學和勵志小學。

  力學小學教育集團

  ◆力學小學在原有“拉手”復興小學的基礎上,此次又“拉手”旭日景城小學。

  這個決策,是建立在“南北拉手”集團化辦學展現出極大優勢的基礎上。之前,拉薩路小學牽手方興小學,短短幾年,方興小學辦學品質不斷提升,學區生數量逐年增長;力學小學牽手復興小學,復興的家長滿意度越來越高,辦學口碑越來越好。

  此次鼓樓區集團化辦學的新實踐中,“南北牽手”正是體現讓教育更優質更均衡的理念。

  制度保障:系列舉措支持集團發展

  2024年新學期伊始,十三個教育集團全部行動起來。

  瑯琊路小學教育集團

  瑯琊路小學教育集團召開高質量發展啟動會,集團的學生課程研發中心、學生學習指導中心、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學生成長支持中心分別在鼓樓實驗小學、漢口路小學、漢江路小學、淵聲巷小學成立工作站,集團為每個中心特別聘請了指導專家。

  鳳凰花園城小學教育集團

  鳳凰花園城小學教育集團舉行集團校新學期工作會議,鳳凰花園城小學、南京財經大學附屬小學、莫愁新寓小學三所學校行政領導結合各校校情分享見解和思考,對集團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相互 啟發,相互促進,為新學期注入滿滿能量。

  科睿小學教育集團

  科睿小學教育集團舉行新學期第一次活動,科睿小學、馬&街小學和南大附屬丁家橋小學的教師們齊聚科睿園,共同聆聽主題為“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大先生’”的教師開學第一課。原國家督學、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成尚榮先生和國家教育部教材局、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家柳夕浪先生,為大家帶來精彩講座……

  領銜校挑起大梁,鼓樓區十三個小學教育集團精氣神十足。

  侯正永局長介紹,鼓樓區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相關制度對集團化辦學進行支持和保障。

  例如,鼓樓區的教師招聘,近年來已經是在教育局統一招聘基礎上,以集團為單位進行分組,由集團進行統一管理和分配,各個成員學校來使用,此輪集團優化重組後將會進一步加大教師的區管-集團統-學校用的改革力度。

  再例如,以集團為單位進行資源共建、共享、共生,區教師發展中心從本學期開始通過成立集團研訓共同體,建立集教學、教研、科研與培訓為一體的集團研訓工作機制,各集團也統一組織教師培訓、教師賽課、公開課、課題論文申報等工作,外部資源也逐漸實現集團共享。

  同時,集團的管理和考核辦法也已經&&,將從本學期開始試行。

 未來願景:全域優質均衡

  此次十三個集團成立,是基於之前集團化辦學的成果,穩定發展一段時期後,成員校紛紛發展起來就會出現新的領銜校,鼓樓區教育局也會進行新的布局。

  三牌樓小學教育集團

  赤壁路小學教育集團

  鼓樓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1個變3個,3個變5個,5個變7個,7個變13個……從一所領銜校一個教育集團到如今的十三所領銜校十三個教育集團,老百姓看到的和切身感受到的是,鼓樓區優質學校數量不斷增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

  鼓樓區教育局局長侯正永説——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優質學校的區域、優質學校的數量越來越多,直至全域優質均衡,老百姓真正擁有“上好學”的獲得感。(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