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婚姻登記為圓點,南京鼓樓探索打造甜蜜經濟商圈
“+文商旅”,為消費加點“糖”
2月14日上午,南京市民陳兆雄與未婚妻趙越一道,走進改造一新的鼓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大廳,經過數十分鐘的辦理,順利拿到鮮艷的“紅本本”。在頒證廳莊嚴的國旗和國徽下,二人相擁出片。“我們還要去頤和路走走,再多拍一些!”
登記領證、出門接着逛,這與鼓樓區的一大設想基本契合。該區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布局發展‘婚姻登記+文商旅’甜蜜經濟”,做足婚姻登記的“後半篇文章”。
從山西路拐進福潤巷,如同走進粉色的海洋——粉色斑馬線、打卡墻、指示牌等抓人眼球。步入婚姻登記大廳,玫瑰花墻、心動告白墻、百喜墻等打卡區氛圍感拉滿,連等候區的座椅都擺上了心形抱枕。
“我們的婚姻登記大廳已使用12年,設施陳舊、裝修老氣,與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儀式感需求脫節。”鼓樓區民政局綜合科科長劉小玉坦言。今年年初,該區對登記大廳進行全面改造,在百餘平方米的空間裏做起取捨——重新設計動線,裝飾承重墻,增設打卡區,唯獨2013年起“服役”至今的老頒證&被保留下來。“看到小紅書的攻略,專門奔着它來的。就是因為陳舊,拍起來才有復古的感覺。”多對新婚夫妻告訴記者。
該區還在紫峰大廈腳下的鼓樓公園開設第二個結婚登記點。站在這裡,鏡頭上仰,就能定格紅墻黛瓦和現代樓宇的古今相映。
“婚戀消費集中在拍婚紗照、辦婚宴環節,結婚登記日更多體現為情緒價值,其消費潛力有待挖掘。”鼓樓區民政局局長陳昕直言,民政部門雖不具備這方面職能,但可以發揮穿針引線作用,“拉”上其他部門一起做好“+文章”。
2月12日,該區在湖南路試點打造甜蜜經濟商圈,由鼓樓區民政局、團區委、商務局、文旅局、湖南路街道、吾悅廣場多方參與。“通過民生服務的提檔升級找到流量新入口,同時整合企業資源打造消費新場景,合理轉化為文商旅消費。”湖南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陳貫源認為,轄區內的陶谷新村、金銀街、西橋等街巷早已走紅,區民政局、鼓樓公園兩個結婚登記點又都在一公里範圍內,要有效承接這一流量。
市場給予積極反響。鼓樓吾悅廣場、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江蘇蘇糖糖酒食品、觀嶼禮、隨園糕團、長江行游輪婚禮藝術中心等多家企業加入該區的甜蜜經濟商家服務聯盟,為領證新人提供吃、住、游等多重優惠禮包。
“甜蜜經濟對於我們的消費活動策劃是一個 啟發。”鼓樓吾悅廣場副總經理劉佩洋介紹,商場將把甜蜜經濟作為貫穿全年的策劃主題,有序更新餐飲、零售業態,打造特色夜市,同時每月舉辦一場情侶活動,特別是在“2·14”“5·20”“七夕”等節點開展相親派對。
今年即將開業的華貿中心也聯動11家商戶,線上發售“甜蜜權益大禮包”,包含餐飲、飲品烘焙、休閒娛樂等套餐,實際優惠力度低於三折。華貿中心會員服務與數據經營部負責人沈雅蕓認為,婚戀消費的突出屬性是儀式感和社交功能,在豐富産品供給基礎上,要強化定制服務,同時注重社交媒體的傳播,增強體驗感和互動性。
鼓樓區商務局副局長趙逸秋介紹,將聯動全區餐飲、住宿、婚慶企業推出定制喜事福袋,聯動京東五星、蔚來汽車、錦華裝飾等超60家門店提供裝修、購車等服務,聯動金陵飯店、“長江之戀”游輪、星巴克非遺概念店等為情侶約會、求婚提供特色場景。(董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