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陸楊中心小學特邀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趙憲宇教授蒞臨並做題為《新時代:教育特徵與專業情懷》的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由陸楊中心小學教科室胡穎主任主持。

  在培訓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之前,胡穎向在場的老師們介紹了本次培訓的主講專家——趙憲宇。

  趙憲宇,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南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師研究與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趙教授指出新時代下教育有着新的特徵,因而研修新教材,實施新教學,具有專業的育人情懷,是時代發展中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理念引領下教育實踐的探索過程。

  趙教授以語文學科為例,分析了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不同學段教材的特色。從小學階段側重感受“真、善、美”,到初中階段注重思辨探究,再到高中階段進一步引導學生完善價值觀,體現了趙教授對教材的深度研究。趙教授通過實例,鼓勵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不斷挖掘選材背後的意圖,從教知識向教思維轉變

  其次,趙教授以生活中一個個具體生動的事例,指出我們教師應該具有基本的學科責任素養,要具備應有的育人責任與專業情懷,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呵護學生的心靈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同時,趙教授提出我們的學科責任素養還要明確,跨學科教學不僅僅是學科的1+1,而是在跨知識,跨方法的基礎上,去跨思維,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之跨,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之跨。

  最後,趙教授提出教育應具備直覺思維素養,教育就是直覺判斷,因而我們教師要培養即時反應能力,塑造直覺判斷形象,練就首問負責本領。直覺的表達就是感性的表達,就是情感的表達,就是生活的表達,因而我們在教學中要善用教學敘事,不是天天講道理,讓學生充滿活力與靈性地成長。

  趙教授以直觀的事例,列舉並剖析了育人的關鍵要素與途徑:情感、善良、想象、才學,告訴我們,立德樹人要滲透到人文教育的過程中,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多講故事,少講道理。

  趙院長以教材中的具體篇目為生動案例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角度新穎,語言幽默,思考深邃,着眼於“思維”這一關鍵點,鼓勵教師做一個紮實學識、深度研讀、善於思考的教育者。同時提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呵護學生的心靈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趙院長的精彩講座,讓我們從學段的層遞中看出脈絡的演進與差異,在教材的看似偶然中尋找&&與區別,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最好范示。

  深學以知新,深思以致遠。趙教授為老師們注入先進理念,對如何在新時代的教育特徵下培育專業情懷提供了方法與策略。活動中,老師們認真聆聽、積極互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得。

  啟思賦能,聚勢前行。此次培訓為教師明確教學方向,為用好、用活新教材,實施新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陳嘯蕓 陳嘯蕓 趙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