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是“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的重要構成要素,強調的是職業崗位。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崗位要求,加強人才培養。同時,還需要做好“三教”改革,以提高教育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職業發展水平。另外,需要特別注重教師在“崗課賽證”育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為人才培養提供人力資源支持,確保教育效果。為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可以依託校企合作,構建“政府主導、校企主辦、教師主體”的“三主”體系,從而為教師培養工作開展打下基礎。
首先,政府層面。政府應當根據職業教育發展政策以及職業教育發展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制定教師培養方案,優化推進教師培養活動。具體來講,政府可以聯合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共同搭建教師學習平台,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和行業動態。同時,可以定期舉辦線下培訓活動,邀請行業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為教師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為增強教師專業素質,強化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可以選派教師參與企業跟崗實習活動,開闊教師視野,鍛煉教師專業技能,保證教師將在崗位實習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應用在專業教學中。另外,還可以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如教材、教學視頻、在線課程等,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使他們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要求,保證他們科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其次,學校與企業層面。學校與企業是校企合作的主體。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從學校與企業的層面出發探究科學的策略。一是構建激勵機制。高職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將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活動作為評優評先的條件,以激勵教師深入企業學習崗位知識與技能,提高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專業學習體驗。二是加強企業合作。在開展教師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合作內容、方式、期限等,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可以設立合作委員會,負責監督和管理合作項目的實施,確保合作效果。通過校企合作,就可以邀請企業優秀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前來學校進行教學授課以及進行教師培訓教育指導。
最後,專業教師層面。對於專業教師來講,其需要認識到自身在人才培養、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而主動地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自身發展水平,從而更好地加強人才培養,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實踐進入合作單位學習崗位知識與技術。同時,還可以主動地參與企業創新産品以及服務的開發工作,增強開發能力。另外,可以參與企業運營管理工作,積累運營計劃管理、物資管理、質量管理以及營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便於將這些知識教給學生。而在企業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總結與反思,以提高對崗位知識與技能的認識,確保後續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
以技能競賽為平台,加強團隊合作,提升教師技能競賽能力
當前,專業教師的培養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進而影響了教師能力發展。為解決該問題,可以將職業技能比賽作為加強教師能力鍛煉的切入點,以促進教師能力提升,深化職業教育“三教”改革,打開職業教育發展新局面。
一方面,培養教師團隊協作能力。為實現職業教育發展目標,教師應當注重團隊協作凝聚集體智慧與力量。目前,一些教師缺乏團結協作能力,不僅影響職業教育發展,而且容易阻礙學生發展。為培養教師團隊協作能力,高職院校有必要鼓勵教師參與職業技能比賽。目前,一些職業技能比賽要求兩人以上參與實踐項目,容易增強團結協作意識,提升團結協作能力。為此,高職院校就要關注職業技能比賽,如全國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以了解職業技能大賽的要求,並引導教師廣泛關注注重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的大賽。以2022年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的全國行業職業大賽為例,可以為教師提供全國行業職業技能比賽的規則解讀和案例分析,幫助教師了解比賽的最新動態和要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準備比賽。同時,還可以模擬比賽環節,讓教師在實踐中加強團隊協作和競賽技能。除此之外,可以鼓勵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組成團隊,利用各自的專長,共同解決全國行業職業技能比賽中的問題,從而提升教師的技能競賽能力,培養更具創新性和綜合性的教學人才。另外,在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賽中,我校基礎醫學部生理學專業的姚銀樂和分子生物學專業的陳思佳老師,通過跨學科組建團隊,取長補短,2023年取得了國家級金獎和最佳風采獎的成績,彰顯了團隊合作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提升教師教學與技能競賽能力。職業技能比賽不僅要求參賽者對相關知識與技能具有深刻認識,而且要求參賽者具有較強的創新創造能力。同時,還要求參與者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可以説,職業技能比賽對參與者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為保證教師順利參與職業技能比賽,高職院校可以結合職業技能比賽對參賽者的要求,構建教師培訓教育方案,進而開展培訓教育工作。一是定制培訓課程。可以根據職業技能比賽的要求,為教師設計專門的培訓課程,內容可涵蓋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創新創造、科學探究等方面。同時,邀請行業專家、比賽評委或往屆獲獎者作為講師,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巧。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強化實踐操作,讓教師在實踐中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三是培養創新創造能力。可以通過開展創新思維訓練、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活動的方式,激發教師創新創造潛能。四是提升文化素養。可以組織讀書會、文化講座、藝術欣賞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
以職業資格證書為標準,構建教師評價體系,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發展水平,高職院校可以深入地研究職業資格證書,了解職業資格等級,並以此為標準圍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專業素質、教科研能力,加強教師評價體系建設,助力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針對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需要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專業素質、教科研能力的角度,構建評價體系。
其一,初級教師。初級教師資格證是教師職業生涯的入門證書,代表着具備基本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針對初級教師,需要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專業素質、教科研能力的角度,構建評價體系。從專業理論知識的角度分析,可以基於初級教師資格證的考試要求和標準,制定針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具體評價指標。其指標應涵蓋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專業知識等方面。從實踐專業素質的角度分析,可以結合初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如圍繞課堂管理能力、學生互動能力、教學資源利用能力、課堂氛圍創設能力等構建評價指標。從教科研能力的角度分析,可以以職業資格證書中的教科研要求為基準,制定針對初級教師的教科研能力評價指標。例如,可以將基礎性的課題申報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等作為評價指標。
其二,中級教師。中級教師資格證要求教師在教育知識、專業素質和教育管理方面具備更高的水平。在構建評價體系時,同樣需要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專業素質、教科研能力做好評價體系建設工作。從專業理論知識的角度分析,中級教師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廣闊的教育視野。在評價時,需要關注其對教育理論、學科前沿、教育心理學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能力。從實踐專業素質的角度分析,需要關注中級教師在教學中的創新實踐,如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改革等,以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提升。從教科研能力的角度分析,中級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夠參與專業研究和教學改革,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不斷提高中級教師的科研能力,有必要在評價時關注其課題參與度、學術論文質量、教學改革成果等方面的情況。
其三,高級教師。高級教師資格證是教師行業的最高級別證書,代表着教師具備了卓越的專業素養和師德修養。針對高級教師,也應當從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專業素質、教科研能力的角度出發,進行評價構建工作。從專業理論知識的角度分析,高級教師應當在專業領域內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廣泛的視野,能夠不斷跟蹤學科前沿動態,並將最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學中。在評價高級教師時,需要注重其如何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從實踐專業素質的角度分析,可以考察高級教師在教學中的示範作用,如開設公開課、指導青年教師等。通過考察高級教師的教學示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高級教師發展水平,而且可以帶動其他教師發展。從教科研能力的角度分析,高級教師應當在教科研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以提高科研水平。同時,他們還需要將教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因此,可以從引領科研方面、成果轉化的兩個層面出發,加強評價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高級教師在科研方面取得發展與進步。其中,在引領科研方面,可以通過分析高級教師研究成果的創新程度、填補的學術空白,以及對現有理論的拓展和深化等方面的情況,評估其的研究是否具有原創性和新穎性,能否推動學科的發展。在成果轉化方面,可以了解高級教師其研究成果的應用情況、與企業或社會的合作情況,以及産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情況,評估其研究成果是否能夠轉化為實際應用,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姚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