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四環節教學法主張以學生為核心的學習方式,強調深度學習,旨在打造充滿思考與創新的課堂環境。這一獨特的教學理念意味着課堂不再僅是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要引導學生主動掌握知識、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 啟發他們進行自主探究,設計深度合作項目,並充分展示學以致用的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深入學習”,還要“清晰講解”和“靈活運用”,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培養和發展核心素養,實現學業成績的提升以及身心可持續發展。

  五點四環節教學法突破了傳統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習五點目標為指導,以四環節教學結構及一系列學習任務為框架,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在每一個教學環節和每個學生的訓練活動中,都提供各種創造性訓練、自主探究、實踐操作、合作交流以及展示學習的機會,從而營造出愉悅的教學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素質,並切實提高教學效益與質量。

  五點四環節教學法通過教學評一體化原則來指導教學實踐,在講練測同步進行的過程中尋找和積累實證數據,進而對具體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改進。這種方法包括分類施教、分層導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在五點四環節教學法的課堂上,教師不僅扮演着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成為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其思維能力的支持者與促進者。

  五點四環節教學法明確了三分講七分練的教學策略目標,這一策略旨在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學進去”“講出來”和“用起來”的問題。在“學進去”的環節,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預習指導和自主學習任務單等手段,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講出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達,參與課堂作業練習以及訓練,解決應知應會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和課堂展示來提升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用起來”則關注知識應用和思維訓練,強化技能培養,拓展思維方法,通過五點四環節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五點四環節教學法將課外作業轉化為課堂作業,推進作業改革,並注重精選作業內容,避免機械重復。作業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也體現了學以致用的理念,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表現。課堂練習訓練主要通過作業來完成,實現知識問題化和問題作業化,同時注重作業的層次性和多樣性,分層佈置作業,設計實踐性、探究性、合作性作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並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為耕種者育土,為遠行者鋪路!“五點四環節教學法”,已走出雲南昭通,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有眼光與見識的校長與教師已經開始選擇使用“五點四環節教學法”。

  “五點四環節教學法”作為習本課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的教學法,1993年創立。出自雲南昭通的教學法!雙減教育時代高效課堂教學法,“教學評一體化、講練測同步行”,“融 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為一體,以中國教法自信,辦中國自信教育!源於中國古代先賢的教育智慧,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成果,已走向全國各地。(李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