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2月7日電(記者朱程)一隻“雪山雞”,“孵”出江蘇畜禽養殖類上市企業“第一股”。總部位於常州市的立華牧業,依靠自主創新激活種業動能,形成完整的黃羽肉雞、肉鵝育種體系;建成國家核心育種場、國家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實現現代科技養殖;探索“公司+農戶”,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形成良性“雙贏”格局。
創制突破性新種質是畜禽育種領域創新的關鍵所在,對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保障畜禽産品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江蘇立華牧業持續加大種業研發投入、加強畜禽育種新技術攻關,建立起完善的畜禽種業培育體系。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産需要,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攻關合作,先後成立江蘇省優質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科院立華家禽研究所,研究生工作站、立華南京農業産業研究院等企業科技創新平台。2022年,總投資超4億元、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的江蘇立華牧業新研發基地正式啟用,該研發基地也獲批成為“農業農村部華東優質禽育種重點實驗室”。
在傳統選育工作基礎上,江蘇立華牧業注重綜合應用基因組、信息化等先進技術,大幅提升品種選育效率,近年來成功培育“雪山雞”“江南白鵝”和“花山雞”等多個國家級新品種(配套係),受到市場廣泛歡迎,取得良好效益。其中,“雪山雞”抗病能力強、容易飼養、生産成本低、售價高,先後通過江蘇省畜牧品種審定委員會和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成為畜牧業優良推廣品種、農業農村部認證的“江蘇名牌産品”。
瞄準産業發展前沿,江蘇立華牧業採用新技術新模式提升育種效能,在育種端引入“芯片翅號”和“X光機”等新技術,飼養端採用“多層籠養”“多層平養”等新模式,應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對畜禽飼養環境進行精準控制。“相比傳統養殖,現代科技養殖非常省事。除了自動上料、自動給水,還能實現環境的適應性調控,助力養殖業向着集群化、規模化、高效化、科技化方向發展。”江蘇立華牧業董事會秘書虞堅介紹。目前,江蘇立華牧業通過採用新技術、新模式,已建成多個雞、豬、鵝育種基地,擁有40多個素材、16個配套係,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黃羽肉雞、肉鵝育種體系。
江蘇立華牧業董事長程立力曾説,他是一個農民,希望帶着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過上幸福的好日子。企業在發展中積極踐行共同富裕理念。2000年以來,江蘇立華牧業在黃羽肉雞、肉鵝、商品豬等養殖業務上先後探索實行“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公司負責種雞培育、飼料配方、市場銷售、疫病防治等,農戶按公司要求飼養商品雞,合作社負責協調公司和農戶的利益關係。在新模式下,公司、合作社、農戶三方面明確分工,取長補短,企業與合作農戶之間形成合理穩定的收入分配機制,有效提高農民經濟收益。截至2023年底,與企業合作的農戶數量超過7000戶,實現連續8年增長,為合作農戶增收超過15億元。
以新品種培育、科技養殖為引領,帶動優勢特色農産品生産加工服務的三産融合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未來,立華牧業將持續利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助力農戶科學高效養殖,做強農業‘芯’、繪就好‘豐’景。”程立力&&。(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聯合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