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昆山市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實施農業保險風險減量服務,將農業保險服務農業生産全過程,從注重災後補償向注重災前防禦轉變,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機制,提高農業風險減量能力,切實保障糧食生産安全。
重心前移,服務前置。積極引導農業保險機構聚焦農戶需求,加強服務與創新,將工作重心從災後理賠向災前預警前置,利用農業保險資金開展農業風險減量服務工作。昆山市三家承保機構每年提供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18%以上的資金,設立農業保險風險減量服務專項,明確昆山市耕地質量與植物保護站為賬戶設立單位,開通農業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票據項目。
專業導航,提升績效。農業保險風險減量項目由昆山市農業農村局、昆山市氣象局等相關專業技術單位具體實施,農業保險機構與專業技術單位簽訂服務協議,款項匯入專用賬戶,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項目資金按財政規定報支。專業技術單位按項目方式推進,制訂年度項目計劃、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報昆山市財政局農業保險領導辦公室審批後組織實施,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人防+技防,精準預警。充分發揮智能監測設備作用,打好“人防+技防”組合拳,全年發布病蟲情報20期、土壤墑情24期、水質監測12期、各類災害性天氣服務材料19期、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18次、預警短信185條次(受眾約164.2萬餘人次)、顯示屏信息12.6萬餘屏次,實現農業風險精密監測、精確預警、精準防控。
合作共贏,風險減量。建立多元化農業風險減量體系,建設完成8個病蟲害智能化監測點、8個土壤墑情監測點、8個水質監測點,推進“作物雲”應用,加密5個農業氣象監測點,全方位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全年3家承保機構2家稻麥病蟲害零賠付、1家涉及稻麥病蟲害理賠,理賠率分別為0.2%、0.89%,挽回主要農作物損失40682噸,主要農作物肥藥施用總量較2023年分別削減0.31%、0.77%,構建産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發展可持續的多贏格局。(李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