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鏈先鋒隊上門指導,幫助我們順利從船用電纜向艦船特種電纜和機器人電纜轉型,2024年開票銷售同比增長超2.5億元!”在近日開展的高郵市黨建賦能産業強鏈“惠企服務日”上,揚州光明電纜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楊志鴻激動地説。

  近年來,高郵市圍繞全市“511”産業體系,以“鏈式思維”實現鏈上主體優勢互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注入紅色動能。

  黨建強鏈,激活發展“紅引擎”

  “通過對外展示企業儲能應用技術,能提升鏈上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打開更廣闊的銷路。”高郵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儲能(氫能)産業鏈綜合黨委書記馮廣東説。

  高郵市將産業鏈黨建作為“書記項目”,發改委、工信局等主管部門黨委(黨組)書記出任重點産業鏈綜合黨委書記,以新霖飛、秦郵特材、歐力特等龍頭企業為核心,廣泛吸納上下游企業、人才團隊、金融機構等鏈上主體。建立健全聯席議事和活動輪值制度,引導鏈上企業黨建共建、定期議事、協商協作,2024年共開展産業鏈黨建活動258場,黨的組織力、凝聚力進一步加強。

  服務補鏈,下好鏈上“一盤棋”

  “我們在‘e站通’平台提交了代辦申請,産業鏈先鋒隊主動上門服務,3個月內完成證照辦理,項目得以迅速開工。”揚州瑞力特實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徐乃志感慨。

  高郵市持續強化要素保障,精心打造光伏、氫能2個産業鏈黨群服務中心,集成諮詢引導、幫辦代辦、會議培訓等功能。以黨建引領打通政務服務堵點,建立黨建指導、政策輔導、幫辦代辦等7支産業鏈先鋒隊,推廣“一項目一支部”工作法,成立73個項目攻堅黨支部,鞏固拓展日常“三進三問三送”、月度“惠企服務日”、季度“沉鏈入企”調研等三項服務機制。全年共開展各類服務活動400余次,形成企業需求、部門資源、行動項目“三張清單”474項,閉環解決企業需求140條。

  合作延鏈,做大産業“朋友圈”

  “與高校在産學研合作方面深度對接,探索更符合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的産教融合方式,是我們的工作重點。”高郵市充分發揮“近水樓&先得月”優勢,在揚州職業大學高郵湖校區建成開放之初,便開展産業鏈黨建共建活動,徵集聯建項目32個,推動校地互融互促、互利互惠。

  近年來,高郵市11條産業鏈與上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等知名學府常態化開展黨建聯盟活動,複合材料産業鏈綜合黨委與省複合材料學會、南京工程學院聯手打造“黨建共同體”。舉辦院士專家揚州行高郵專場、氫能産業微論壇等活動,與高校院所共建4家創新聯合體、11個技術轉移中心,選聘專家教授擔任11條産業鏈首席專家。滾動發布人才需求榜單,招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34人,落地産業鏈人才創新創業項目19個,促進産業鏈、黨建鏈、人才鏈緊密融合。 (郵組宣 詹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