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4年,時任西溪(今屬東&)鹽倉監的范仲淹主持修建攔海堤堰。當地百姓感念恩情,命名此堤為“范公堤”。此後千年,“范公堤”三個字,成為鹽城人記憶中獨特的存在。

  舞蹈《千年之約》

  2024年12月27日晚,“弘揚傳統文化涵養范公品格‘千秋公堤’專場文藝演出”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當晚的演出,由鹽城市歌舞劇院的舞蹈《千年之約》開啟。

  情景誦讀《岳陽樓記》

  鹽城市希文小學的孩子通過情景朗誦《岳陽樓記》,來紀念這位先賢。當朗誦至“吾誰與歸”時,全場孩子高喊“先生,有我們”,一句話凸顯了古今之間的精神傳承。范公的感慨,在今日有了回應。

  在隨後的演出中,來自全市各地的文藝工作者和學校師生代表,通過淮劇、交響詩舞、歌曲、微短劇、京歌等表現方式,展現了范仲淹的憂樂思想、家國情懷、高潔品質,以藝術的手法傳頌范公跨越千年的偉大情懷。  

  微短劇《千秋功堤》

  值得一提的是,微短劇《千秋功堤》設計了一個穿越時空對話的場景,讓今日的青年黨員與范仲淹交流互動,講述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范公堤”承載的一心為民的精神內核得以傳承,由新四軍和抗日民主政府修建的“宋公堤”屹立在鹽阜大地的故事。

  當晚的演出,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觀眾和演職人員。鹽城技師學院學生王建坦言,專場文藝演出將書本上的知識搬上舞&,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范仲淹的憂樂精神,將成為當代青年學子學習的方向。

  交響詩舞《憂樂天下》

  鹽城市希文小學校長曹曉麗&&,該校以范仲淹的字命名,全面弘揚范公文化,讓學生從范仲淹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淮劇《范公堤》選段

  據悉,近年來,該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原則,科學統籌做好“范公堤”遺址保護修繕提升工作,讓文化遺産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在保護修繕方面,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組織開展“范公堤”沿線文物的調查認定工作,完善文物保護修繕措施。在研究闡釋方面,實施鹽業文明考古探源工程,推出《范公堤古代鹽文化遺跡概覽》《范公堤東&段文化遺産保護利用規劃》《范公堤保護修繕規劃方案編制項目(概念規劃)》等一批研究成果,完善范公堤沿線文物數字資源庫,深化范公堤歷史文化內涵的研究。在傳承傳播方面,開設“晏溪講堂”,定期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行研學活動。對范公堤沿線相關文物景點進行串聯,打造特色旅游線路。在希文小學建設范仲淹文化館,打造范仲淹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在文藝創作方面,創作雜技劇《鹽運華夏》、動畫紀錄片《范公堤》、交響詩舞《憂樂天下》、歌曲《三相流芳》等一批重點作品,全面呈現范仲淹的憂樂精神和家國情懷,以文化人、培育新人。(姚夢 李林彥 周晨陽)

  演出現場的年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