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橋畔,年味盎然。1月22日,記者沿着無錫南長街的青石板路向東南而行,只見臨街一處老宅施工火熱。與周邊餐飲、消費類店舖不同的是,這裡即將迎來一家科技公司入駐。
即將入駐的暖哇科技是一家健康領域的保險科技公司,緣何選擇古建老宅落地生根?“我是衝着成為梁溪區‘産業合夥人’來的。”公司創始人盧旻説,梁溪交通便利、配套完善,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老宅附近的清名橋還是2025年央視春晚無錫分會場,公司有很多跨國業務,未來這裡將是對外展示企業形象和産品的重要場所。”
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以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拆改留租、城市更新為契機,梁溪區廣泛招募“産業合夥人”。3個月前,梁溪區&&《無錫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管理辦“産業合夥人計劃”工作細則》,發布老城廂內國企持有且可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以公開招租、合作開發等形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為老城廂的歷史文化保護尋找新路徑。
“我們梳理出南長街、南下塘、伯瀆港、大窯路、崇安寺、惠山古鎮等區域30處古建老宅,共計12168平方米,計劃招引資源佔用少、産出效益好,有文化展示度和産業創新力的項目。”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管理辦經發部部長陳彬説。計劃發布後,先後有50多家企業帶着項目來到老宅現場進行實地考察。
“建築本身就是在地文化的傳承,我們希望能找到有地方特色的歷史建築,把我們的藝術與在地文化相融合。”木木藝術社區主理人仝韜説,第一次來惠山古鎮,就被這裡的一橋一池、一祠一院所吸引,有江南水鄉特有的歷史韻味。木木藝術在北京、成都等地早有布局,此次在無錫首次嘗試院落式美術館,整體規模近1200平方米,預計今年5月對外開放。
在為古建老宅尋找“合夥人”的過程中,梁溪區更傾向選擇功能性總部、文化創意、機構服務、金融資本、商協會、“四新”經濟、科技創新類等項目,一宅一策,並配套協助申報産業政策。目前,已有6家企業落地,12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包含文化設計、空天産業、生物醫藥等新業態、新場景。
不拘於傳統的招商路徑,梁溪區積極與全國知名高校、協會攜手合作,在大窯路片區規劃以文創、設計、體驗類為主的企業和項目,增加微型博物館等業態,在産業發展之餘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交流、體驗空間;伯瀆河片區以引入精品酒店項目為主,彌補目前度假區範圍內旅游住宿的短缺。
“今年上半年,還會有9處老宅完成修繕,加入‘産業合夥人’計劃,越來越多的古建老宅今後將以展示館、總部經濟等面貌‘活’出新意。”無錫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有關負責人&&,未來還將結合本土産業生態圈及不同片區古建築特點,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推進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産業模式創新。(房雅雯 李順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