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創新是推動學校發展的關鍵。為切實提升學校教師的素養提升與專業發展,加強全校教師團隊建設能力,2024年12月12日下午,無錫市新吳區泰伯實驗小學特別邀請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詩詞協會常務理事黃樹生博士來校進行培訓。此次培訓活動得到了全校全體領導和科任教師的積極參與和熱烈響應。

  專家引領

  本次培訓,黃樹生博士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準,結合自身案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教學評一致性的理論模型,剖析了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揭示了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與實質。

  將各學科的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讓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成為講座的核心議題,黃博士對“教學評一體化”雙重意蘊做了深度解讀,“教學評”一體化是內容上的一體化,也是基於教學目標的“教學評”三者的有機結合。他強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對學習的評價應該具有目標的一致性,即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教學質量的監測員,既要引導學生學什麼,也要知道學生學會了什麼。實現“教學評一致性”,需要教師們精心準備每一堂課,確保學習目標始終在場。

  從課程標準的解讀,到教材的分析;從學情的把握,到學習目標的制定,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黃博士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制定清晰、具體、可衡量的學習目標,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任務,以及如何展開充分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更加高效、有序。

  培訓收穫

  教育教學質量依靠教師,教師專業成長依靠培訓。正如黃樹生博士所説:“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質是落實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量。”本次培訓不僅讓教師們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讓他們明白了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致性。教育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每一位教師都是這場馬拉松中的奔跑者。泰伯實小教師將借此次講座培訓的東風,在課堂教學中以課程標準為舵,以教學評一致性為帆,深化教學改革之舟,駛向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彼岸。(楊波濤 朱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