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新教材的高質量實施,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輻射引領作用,2024年12月11日,新吳區王超和楊晉闖語文名師工作室聯合無錫市余志明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在無錫市新城中學開展“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教學研討活動。

  課堂展示

  無錫市新城中學瞿書娟老師執教的《貓》以鄭振鐸先生 “自此,我家永不養貓” 這一結語為切入點,巧妙創設製作明信片情境,設計三個緊密相連的任務展開教學。課堂之上,學生誦讀之聲不絕於耳,教學進程似行雲流水般順暢自然,毫無阻滯,課程終了,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與思索。

  無錫市新城中學周文勤老師執教《山地回憶》,以完成老人回憶的舞&劇為情境,學生們分組撰寫劇本、甄選演員、為妞兒挑選禮物,在趣味任務中深入理解課文。通過創新教學方式來讓課堂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熱情被充分點燃,文學感悟力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極大提升,為語文教學開闢新徑。

  省錫中實驗學校倪君老師執教《我的白鴿》。通過默讀勾畫、觀察記錄等方式,深化對人與動物共處共存的認識。通過比比“相處方式”、寫寫“生命體驗”、談談“人與動物”等活動展開。課後任務鼓勵學生親近動物,觀察其生活,進行互動並記錄真實感受,以增進對動物的認識,培養尊重生命的意識,深化與動物相處共存的認識。

  無錫市江南中學陳妍茵老師執教的《大雁歸來》,通過創設“競選動物科普小主播”的情境,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文本,鍛煉了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讓學生從文字中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從思考中感悟自然萬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蘇州中學偉長實驗部袁菊華老師以“製作臺曆”為情境,以山水詩為主線,通過“詩配畫”“畫配詩”等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詩歌,在浸潤中學習詩歌。袁老師踐行她的“素養視域下任務群教學實施要義與策略”,進一步地策劃了她的教學思路,讓她的教學建構有章可依,也讓她的理論觀點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專家講座

  新吳區名師工作室的兩位導師王超和楊晉闖結合課堂教學分別作了題為《雙新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建議》與《素養視域下的小情境教學實施策略》點評講座,在座教師受益匪淺。

  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余志明老師對授課教師的創新教學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在一堂課上,授課教師從文本出發,引導學生分享個人體驗並發表看法,巧妙地創設了一個明信片情境。這一獨特的教學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參與度,為課堂增添了無限活力。

  余志明老師以《基於單元整體視角的單篇閱讀教學策略》為題進行了專題講座。他強調,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重視自讀課文的特性,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探索與感悟,以培養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此外,余老師還指出,在初一教學階段,教師們不必刻板地拘泥於課時的限制,而應從單元教學的宏觀架構着眼,採用單篇推進的方式,使教學目標更為明確,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丁衛軍老師作了題為《如何用好新教材》的講座,這場講座精準聚焦系統思維架構搭建、學生活動活力激發、專題活動深度掘進以及讀寫融合實踐探索等多重視角,宛如一場思想盛宴。它為教師群體搭建起通往新教材精髓的橋梁,在心靈深處掀起教學理念的波瀾,點燃實踐創新的火花,有力敦促着教師不斷精進專業能力、勇於開拓進取。講座還以《故鄉》中的 “矛盾” 點為切入,深入展開文本解讀,為教學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範例與引導。

  此次活動不僅有優秀名師的精彩示範,還搭建了青年教師展示自我風采的舞&,激發了他們的積極參與和深入學習。展望未來,相信工作室的成員們能奮楫揚帆,不斷探索新的教法,在立德樹人的航線上越行越遠。(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