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呂四漁港風平浪靜,南通國安水産公司總經理曹國安點擊鼠標,搜索公司在海上的50艘生産船、12艘收鮮船的實時位置。他介紹,公司一半以上的船都已回港,出海的船隻現在都在黃海、東海交界處35度線附近,當天上午將有一艘船回港。
上午9點,幾聲汽笛響徹海面上空,在港區南通國安水産公司碼頭,等待的人們翹首以盼,海上歸來的蘇啟海運08200船從閘口緩緩駛入漁港。
呂四港位於南通啟東,為六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併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呂四漁港港外就是著名的呂泗漁場,盛産鯧魚、大小黃魚等2000多種海産品。僅南通國安水産公司碼頭,一年吞吐量就達2萬噸。
寂靜的漁港突然喧鬧起來,一簍簍漁獲從船艙運輸帶搬進了碼頭倉庫,海風中瀰漫着一陣陣魚腥味。鯧魚、帶魚、小黃魚、馬鮫魚,豐收的喜悅讓船工、船嫂們更忙碌起來。艙底的八帶魚一箱箱扛上甲板。空筐下艙,滿筐上岸,一筐筐魚蝦在倉庫被船嫂們麻利地分揀着。
來自贛榆的裝卸工朱子吉忙得滿頭大汗,他告訴記者,捕獲較多的是安康魚、板魚、三笑魚、八帶魚、蝦公、白蝦、籽蝦,最多的是八帶魚,最貴的是板魚,一會兒就銷到市場了。
“船出海4天了。”大副賈連任這次跟船在呂泗漁場收鮮,他告訴記者,天寒地凍,每次跟着潮水行船,上了船,“想回來也回不來,特殊情況可以跟收貨船回港。”
之前賈連任跟生産船、流網船在海上最少作業半個月,有時一個月。“我們200噸的船,11個船員來自全國各地。我是贛榆人,在呂四漁船上幹了20多年。我們出海就是收貨,來一天去一天,加上等收貨,趕一趟海要三四天。這次收了近800箱魚蝦,活的八帶魚有8000斤,安康魚大都出口韓國。”賈連任説,今年船工收入跟去年差不多。流網船工一個月2萬元,定制網1.5萬元,收鮮活輕一點1萬元左右。賈連任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20多年裏,今年是收穫海蜇最多的一年。政府養海伏季休漁3個月、增殖放流政策好,漁獲會有增加,期望收成好,多掙點錢養家。”(丁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