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覆蓋900多個鄉鎮、惠及人群近2000萬
插上數字翅膀,鄉村越來越“智慧”
2021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圍繞“文化強國”“數字鄉村”“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全面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江蘇已完成900多個智慧廣電鄉鎮(街道)建設,受益人群近2000萬。
“小村子”連上“大世界”
坐下就診、測量血壓、刷臉支付……日前,在蘇州市吳江區黎裏鎮元蕩村數字鄉村客廳,村民李桂弟接過一盒阿托伐他汀鈣片感嘆道,“沒想到刷個臉就能走醫保,以前想都不敢想。”
元蕩村黨委書記王冬林介紹,這個500平方米的“客廳”,是村裏的數字便民服務中心。“客廳”集成有線電視繳費、更換市民卡、打印證明、借書、醫院掛號、自助體檢等多項服務,不僅能解決村裏的大事小事,還能解決很多村民以前要到市裏甚至跨省區才能完成的事情。“村民在這裡就能挂到上海446家醫院的號,有效期28天—30天。”王冬林很自豪。
“點點遙控器,下單成功‘保潔’家政服務,最多半小時,家政服務公司的人就會上門。”年逾七旬的東&市梁垛鎮臨塔村村民王貝娣熟練操作電視機上顯示的“數字臨塔”模塊家政板塊,讚不絕口。
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批量整合公共服務資源,通過手機、電腦、智能機頂盒等終端設備,為鄉村提供最新、最全的便民信息,最便捷的生活服務,成為村民與外部世界&&的“通道”,村民從“看電視”變成“用電視”。
“村裏事”曬到大屏幕
江陰市璜土鎮璜土村黨委書記錢俊賢摁動遙控器操作電視機,向記者演示怎樣把村務公開事項都搬上電視,“大到項目招標、小到出差報銷,村民不用再跑到村部查,也不用到村頭佈告欄看,摁幾下電視機遙控器就一目了然。”
記者隨機來到一戶村民家,打開電視機,就看到“三務公開”“有事好商量”等板塊,其中“財務公開”板塊上,本村家底、資金管理、資産管理等一應俱全。在“財務公開”的村幹部報銷事項中,記者看到去年5月29日村黨委副書記徐律去連雲港出差的高鐵票,票價168元,並備註“考察輕鋼結構建房廠家”的出差事由。
借助智慧廣電鄉村工程硬體和軟體方面的持續投入,村級“三務公開”和“小微權力”清單內容都被曬出來,在村民家的電視機、村裏的大屏幕上可以隨時查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還嵌入便民惠農、政務、村務、基層綜治、應急等功能模塊,讓鄉村治理插上數字化“翅膀”。
“一根線”幫助賺大錢
金湖縣塔集鎮的“荷你一起全球購”智慧廣電直播基地,與荷有關的農産品賣得紅火。在基地95後農民主播潘永梅的直播間內,關注荷産品的網友不少,3小時不到,潘永梅售出近4000元的荷藕相關産品。
看電視學農技,用“網線”賺大錢。江蘇“雲網融合+算力+數智能力”的智慧廣電生態服務體系,為鄉村産業振興不斷注入新活力。
東&市富安鎮西場村村民崔成根點開電視屏幕上的“富安鎮智慧平台”界面介紹,“‘一根絲富民增收’板塊裏,有專家‘面對面’教技術,還能&&諮詢。”在專家的指點下,老崔的蠶房多了一個“在線助手”——溫濕度傳感器,能實時監測環境條件,根據蠶的生長周期和環境數據,自動調整蠶房內的溫濕度。
智慧廣電鄉村工程通過智慧農業、鄉村農文旅、鄉村電商等業態培育,推進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助力村民共同富裕。
“鄉土味”有了大舞&
“鎮裏開的運動會,不少熟人參加呢。”江陰市徐霞客鎮方園村村民沈靜芳打開電視屏幕上徐霞客鎮的“霞行天下”平台,上面播出的都是本地內容,包括鎮裏的運動會、廣場舞比賽、中小學名師課程等。徐霞客鎮黨委副書記俞健&&,這些本地內容都是鄉里鄉親的鏡頭,百姓愛看,平台成了鄉村文化建設的大舞&。
2024年起,江蘇有線成立專職內容運營團隊,為各地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平台提供內容服務。全年共有822家鄉鎮(街道)“智慧廣電公共視聽服務專區”上線。去年7月起,專區推出“地方精品內容展播”欄目,展示地域旅游資源和傳統民俗文化,批量提供“鄉土味”文化大餐。
江蘇已連續4年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借助廣電網絡和科技優勢,服務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助力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縮小了城鄉“數字鴻溝”,讓農村群眾有了更加實在的獲得感。(吳琼 顏穎 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