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年帶動全球20萬人次參與
——“城門挂春聯”成為南京春節新民俗
“靈蛇勻水墨,繪一卷祥圖,橋連巷陌春春暖;矯燕探城樓,分千年福寶,路指中華步步高。”一副長達15米、寬2米的巨幅大紅春聯,又一次震撼亮相南京中華門,開啟了乙巳蛇年新春序幕——由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等聯合主辦,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等聯合承辦的2025年第十季“城門挂春聯 南京開門紅”揭聯儀式於1月18日上午在南京中華門舉行。
乙巳蛇年春節,是我國第一個世界非遺版春節。連續舉辦10年的“城門挂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創造性地將650多歲的明城墻和傳承千年的書法、楹聯、春節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完美融合在一起。
活動現場,嘉賓們同啟紅綢,揭開巨幅中華門春聯的面紗。中國書協主席、書法家孫曉雲已連續10年為南京城門書寫春聯。她&&,作為一個在南京生活了近70年的市民,對這個文化古城有着深深的感情。明城墻是南京重要的文化地標,在明城墻上挂春聯,對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都起到了非常具體的推動作用。
中華門撰聯者袁振東採訪中談到自己的創作思路,“我在南京定居已有50個年頭,中華門前的秦淮河、河上的長干橋、中華門後的中華路,都為我寫好這副春聯,提供了關鍵文化元素。”
省楹聯研究會會長周游&&,“城門挂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促進了各行業包括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了解和熱愛,形成了氛圍,樹立了風尚。
77歲的馮守義老人,自第一屆“城門挂春聯”活動開始,每年都要到中華門城堡去看揭聯儀式。馮老認為,南京連續10年舉行的“城門挂春聯”活動,已經成為南京人的春節新民俗。
據了解,自2016年起連續10年的“城門挂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帶動全球近20萬人次參與,成為影響力遍佈海內外的文化盛典。加拿大華人吳紅女士&&,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一次與眾多同道中人共襄盛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
據介紹,2024年末,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將“中國明清城墻(南京城墻)”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25年,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將啟動《全國重點文物南京城墻保護規劃》的重新編制,完善南京城墻遺産檔案的建設,同時作為申遺牽頭單位,積極推進第八次“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工作會議召開,進一步助推城墻申遺工作。
據悉,中華門揭聯儀式後,南京玄武門、中山門、解放門、太平門、標營門、武定門、集慶門、神策門、漢西門、清涼門、儀鳳門、挹江門也將陸續揭聯。13副乙巳年春聯,各有特色,各有內涵,將共同助力南京城墻申遺。(徐 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