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習慣早起的71歲朱萬利老人總喜歡沿着家旁邊的一條青石板巷道在竹西街道沿江村周邊溜達一圈。“以前這條巷道又破又窄,墻面不少都開裂了,我們平常都繞着走,現在完全不同了!”説起巷道前後對比,在村裏土生土長的朱萬利感慨萬千。青石板與瓦片組合鋪裝的小巷平整開闊,兩旁的墻面既有兒時記憶裏的灰磚黛瓦,還有年輕人喜歡的創意彩繪。

  這條在村民眼裏發生巨大變化的古巷道位於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瓦窯村。瓦窯村是明清時期揚州輝煌的窯業重鎮,以盛産磚瓦而聞名。為了加強村莊整體風貌塑造,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該村啟動了和美鄉村改造工程,深度挖掘該村歷史悠久的窯文化,因地制宜“爆改”了一條處處可見瓦窯元素的“瓦影巷”。

  瓦窯村黨委書記莊新星介紹,這條巷道位於顧下莊東組43號和顧下莊西組37號中間,長約200米。改造過程中,對路面進行了拓寬平整,採用青石板與瓦片對路面進行鋪裝,使其充滿古韻。同時,巷子口高處專門設置了一個刻有“瓦影巷”的石制小牌坊。巷內保留了部分土墻青磚肌理,並依託原有的村居,打造了一處帶有瓦窯元素的高大彩繪打卡墻。

  “為了增添古巷道的體驗感,我們在巷內還精心佈置了牽牛花雨鏈和瓦舍屋脊的美陳,後期村裏還將利用巷內墻面,打造立體式的瓦窯歷史陳列展區,讓古巷增添別樣韻味,吸引更多的人走進瓦窯,探秘鄉村新變化。”莊新星説。

  目前這條煥然一新的古巷道,與該村窯心湖邊的露營基地、垂釣中心等,已經成為了揚州鄉村游的一大亮點,在周末吸引不少市民專門驅車趕來打卡。

  “除了瓦影巷,村裏還有磚窯文化展覽館、瓦窯文化廣場、瓦影湖等一批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待建成開放後,村民和游客漫步村裏,既可以感受鄉村生態美景,還能追憶瓦窯歷史,暢享鄉村未來。”莊新星説。(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