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淤溪鎮區域水系發達,河網密布,盡顯典型的裏下河特色風貌,素有“泰州後花園”之稱。近年來,淤溪鎮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從種植業、水産業等多方面全方位拓寬集體和群眾增收渠道。
拓展功能,實現多元發展。淤溪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盤活靳潭村304縣道北側閒置土地150畝,建設果蔬大棚71座。引入社會資本和種植技術,除傳統水果品種桃子、葡萄外,同步開發種植熱帶水果,同時拓展科普培訓研學等功能,將“蔬果五彩園”打造成集産學研於一體的農業基地。自建成投産以來,已累計為村集體新增經營性收入26.7萬元,帶動村民增收21人,人均勞務(工資)收入增加1.27萬元。
補齊鏈條,致力産業突破。淤溪鎮重點發展“水産源頭苗”,成果顯著。新橋村盛墉養殖專業合作社蟹苗培育基地佔地200畝,引進新品種,聘請上海技術人員指導養殖技術,在保證蟹苗品質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蟹苗存活率;武莊村泰州雙洋特種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流轉2000多畝坑塘水面,公司擁有專業養殖團隊,除養殖羅氏沼蝦外,還負責培育蝦苗品種。淤溪鎮“水産源頭苗”的發展不僅為周邊養殖主體提供優質的水産種苗,也帶動水産産業的突破發展。
合作共贏,尋求投資新方向。淤溪鎮因勢利導,由泰州市金農植保合作社牽頭17個家庭農場成立“潘莊家庭農場服務聯盟”,互助合作,共享服務資源,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農産品價值,每年為農場主增加效益150元/畝。聯盟還與村集體合作,充分發揮村集體資源優勢,如孫吉村的農用機械,潘甸村的土地、臨時糧倉等,由聯盟負責運營。截至目前,已為孫吉村增加集體收入18萬元,為潘甸村每年增加集體收入8-9萬元。 (萬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