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黃橋鎮南垈村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們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百姓家中,用真心、真情、真力書寫着為民服務的嶄新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資源引進,産業興旺。南垈村,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煥發新的生機?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們深知,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為此,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進優質資源,為該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市人大代表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廣泛人脈關係,從南通引來養蟹能手陳建平。這位江蘇海洋大學水産養殖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不僅帶來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豐富的養殖經驗,更在該村掀起了養殖螃蟹的熱潮。如今,該村螃蟹養殖面積已達450畝,成為村裏的支柱産業之一。每當金秋時節,上海、杭州、無錫等地客商紛紛下單、香港客商通過電商平台採購,肥美的螃蟹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與此同時,村黨總支也積極響應號召,他們推行“黨支部+人大代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合作社扶持幫助村裏的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在人大代表的帶領和合作社的扶持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波爾山羊養殖的行列,他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走訪慰問,情暖人心。在南垈村,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們不僅是産業發展的領頭羊,更是群眾心中的貼心人。他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難,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因此,人大代表們定期深入孤寡老人、特困戶、傷殘退役軍人和困難留守兒童家中進行走訪慰問。每到一處,代表們都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和存在的困難,並為他們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在孤寡老人吳大爺家中,代表們不僅幫他打掃衞生、整理房間,還陪他聊起家常,讓吳大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傷殘退役軍人王叔叔家中,代表們詳細了解了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在困難留守兒童小明(化名)的家中,代表們不僅為他送去了學習用品和衣物,還鼓勵他好好學習。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深深溫暖了群眾的心。他們紛紛&&,感謝人大代表們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

  泰興市黃橋鎮南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貴斌&&:“我們將繼續堅持為民服務的宗旨不動搖,充分發揮市鎮兩級人大代表的自身優勢和作用,為村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繼續引進優質資源,發展特色産業;繼續走訪慰問群眾,傾聽民意;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蘇桃 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