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江北新區長蘆街道新犁村,仿佛踏入一幅靜謐而生動的畫卷。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一座座庭院錯落有致,房前屋後“小花園”“小菜園”隨處可見,蜿蜒的滁河潺潺流過,讓這片土地煥發着別樣的生機與活力。當前,新犁村正全力推進新區“四大行動”,挖掘發展“金點子”,鋪就富民“好路子”,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耕好鄉村振興“責任田”

  挖溝開渠、平整地壟、清運積土……當前,新犁村142畝高標準農田試點工程項目建設正火熱開展,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穿梭不停,將原本高低不平、大小各異的地塊變得規整平坦,為産業發展築牢根基。

  振一方水土,育一方産業,富一方群眾。高標準農田建設只是新犁村耕好鄉村振興“責任田”的一個縮影。鄉村要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今年以來,投資近1000萬元的“新犁灣”市級宜居村項目已近尾聲,同時配套建設的徐莊文化服務中心已進入土建施工階段。公園“種”到家門口、便民服務“零距離”,群眾提供“看得見”“摸得着”“抓得住”的宜居宜游新格局正逐漸變為現實。

  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

  鄉村振興,根基在於産業的振興。多點發力“全員招商”、全流程“跟蹤”服務、完成註冊企業7家……今年以來,新犁村全力推進“四大行動”,從項目引進、項目落地、項目發展三個階段,問企業需求、聽企業建議、解企業難題、促企業發展,提升招商引資質效,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全力繪就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同心圓”。

  走進方利家庭農場的草莓大棚,一壟壟草莓苗生機勃勃,一顆顆果實已悄然探出頭來,讓人垂涎欲滴。近年來,新犁村不斷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全流程做好農業服務,轄區西瓜種植面積超50畝、草莓種植面積超40畝、葡萄種植面積超30畝,農産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新犁村不斷提升産業發展新格局,重塑美麗鄉村新面貌,種下鄉村振興的新希望,正書寫着一份加壓奮進、穩步向上的“成績單”。

  鋪就人民群眾“幸福路”

  鄉村振興呼喚着各方面的力量與智慧。今年,新犁村不斷創新黨員課堂形式,從大學教授到支部書記、青年黨員,大家輪番上&進行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打造“老書記工作室”,搭建讓老書記發揮餘熱的舞&和黨組織&&群眾的紐帶;組織寫春聯、義診、農耕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大大增強村民凝聚力和歸屬感……新犁村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力量,鋪就人民群眾“幸福路”。

  一項項舉措,如同一道道暖陽,映射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隨着新犁村“四大行動”的不斷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在這片土地上逐漸清晰呈現。眼下,新犁村正搶抓發展機遇,凝聚各方力量,不斷增強“造血”能力,錨定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闊步向前。(朱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