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4年度無錫市創新聯合體名單出爐,集聚646家創新主體——

  向關鍵技術點發起“攻關”

  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日前,2024年度無錫市創新聯合體名單正式確定。從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共有60家創新聯合體列入建設名單,另有26家創新聯合體列入培育名單。這些創新聯合體共集聚各類創新主體646家,其中包括407家企業和122家高校,提出重點攻關技術點442個,將整合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上的資源力量,圍繞這些技術難點實現創新突圍,為無錫市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核心支撐。

  研發目標一致、內生動力強勁、創新産出高效……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方面,創新聯合體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去年,無錫市首次啟動市級創新聯合體申報,以這一創新形式推動創新要素集聚。上月揭曉的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中,榮獲二等獎的“高密度高可靠先進封裝與系統級集成技術及應用”項目,就是由中國電科第五十八所牽頭中微高科、江南大學等,以創新聯合體形式進行的“材料—工藝—可靠性”全鏈條創新項目,在高密度陶瓷封裝、晶圓級三維扇出集成等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

  “今年的市級創新聯合體申報,按照牽頭單位及職能定位的不同,首次細化了生態型、任務型、&&型三種分類。”市科技局高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態型創新聯合體由各産業領域的科技領軍企業或鏈主企業為主牽頭,通過協同上下游企業破解共性需求,進而促進産業鏈整體發展。任務型創新聯合體,主要引導創新主體聚焦各産業集群破解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型創新聯合體,鼓勵各領域創新&&通過聯合攻關,形成多種技術路線的解決方案,為産業發展提供共性技術支撐和服務。

  翻看新出爐的2024年度市級創新聯合體建設名單,有生態型創新聯合體9家、任務型創新聯合體42家、&&型創新聯合體9家。這些創新聯合體由科技領軍企業或領銜科研機構,整合高校院所、産業鏈各創新主體、各類科技支持機構等共同組建,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模式,以更高效率組織創新資源,以更快速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其中,由無錫市德科立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建設的“新型算力網光互聯光交換關鍵技術”創新聯合體就是一家“生態型創新聯合體”。在光通信領域,德科立已經耕耘了20多年。“隨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突破性進展,數字經濟正從‘大數據時代’步入‘算力時代’,據預測,未來10年,全球算力還將增長100萬倍。大型數據中心、算力點和算力集群內部,需要海量的光口連接。”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李現勤告訴記者,光通信技術是未來信息通信技術的關鍵領域,通過建設這一創新聯合體,培育和壯大無錫的光通信産業集群,有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該生態型創新聯合體共集聚了10家成員單位,包括6家企業、3家高校和1家科研機構,涉及專業技術人員700多人。在未來三年時間裏,各家參與單位將通過聯合攻關,解決光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瓶頸,開發新一代的光傳輸和光交換設備及解決方案,實現技術自主可控。同時,與上下游企業一同打造國際一流的光通信産業集群,並推動光通信技術在物聯網、光通信、算力集群網絡等領域廣泛應用,促進技術快速落地和市場化。“我們要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從核心技術到終端産品,形成一個完整、協同的産業鏈生態系統。”李現勤説。

  創新聯合體的建設與培育,是無錫市科技創新工作中的一項重點任務。今年3月《無錫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行動方案》正式發布以來,創新聯合體建設工程強勢推進。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無錫市將每年組織創新聯合體建設情況評價分析,開展績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創新聯合體給予資金支持及監督管理。“聚焦我市‘465’現代産業集群各領域,全面布局、積極培育,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市科技局高新處相關負責人説,無錫市將有重點、分步驟、全方位地持續推進創新聯合體建設。到2027年,實現全市地標産業、優勢産業全覆蓋。(朱冬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