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裏新裝了路燈,晚上回家更方便了,走到哪都是亮堂堂的,吃完晚飯後出來散散步,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近日,談起新安裝的路燈,阜寧高新區東沙港村村民張成林説。

  今年以來,阜寧高新區(郭墅鎮)持續關注民生需求,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改造路燈、景觀燈作為民生實事之一,必須做好做實。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缺路燈的鎮域主幹道、村道實地勘察,走訪居民,因地制宜,根據路段情況,確定了路燈的分佈位置、間距、所需路燈數量等情況。共安裝村級道路路燈200余盞,鎮區背街小巷路燈50余盞,並對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線路進行了全面檢查維護,所有路燈煥然一新,有效改善了道路照明條件,為群眾的夜間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過去村裏路燈很少,一到晚上村裏大部分地方一片漆黑。由於村內道路未安裝路燈,村民忙完農活回家只能摸黑走夜路,老人孩子一到晚上甚至不敢出門,更別提在村裏開展文化活動了。

  群眾身邊無小事。高新區東沙港村同樣實施了村級路燈亮化工程,圍繞路燈資金籌集、規劃建設、長效管護等方面與村民代表進行民主協商。根據村民需求和村莊規劃,東沙港村將大部分路燈安裝在村子的主道兩側和岔路口,每盞路燈間隔50-70米,首先保障村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安裝過程中有幾位村民提出建議,建議對有老人的家庭在裝路燈時予以照顧。對此,東沙港村予以採納,並拿出3盞路燈,裝在有高齡老人和獨居老人的家門前。據了解,此次東沙港村共安裝路燈80盞,花費28000余元。東至魚廠中心路,西至窯場中心路,北至賽得利大道,實現了村道路和居民聚居點全覆蓋。此外,高新區劉河村、阜陽村、孫灶村等多個村(社區)都進行了路燈、景觀燈的更換或安裝亮化美化。

  建好的路燈如何管護,誰來負責,這也是需要考慮周全的問題。為此,高新區(郭墅鎮)堅持“誰使用、誰管護”“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積極解決村級路燈管護問題,建立了完善的農村路燈長效管護機制,保障路燈持久運行效果,對已安裝的路燈“掛牌建檔”,確保路燈“建完有人管、壞了有人修、修了能使用”。

  接下來,高新區(郭墅鎮)將以黨建為引領,持續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從群眾的“急難愁盼”出發,從群眾家門口的“小事”入手,努力解決好身邊的“民生大事”,持續推進鎮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趙一凡 祝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