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三星村遺址考古工作現場會在常州金壇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長三角地區部分考古學家、青年考古學者齊聚金壇,共話三星村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

  會議期間,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張弛圍繞三星村遺址第二次考古發掘進展分享自己的觀點,為三星村遺址未來的發掘方向提供了聚落考古的研究角度。

  張弛&&,三星村遺址現存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環壕內面積高達30萬平方米,是迄今所知的馬家浜至崧澤時期最大遺址之一,與蘇州張家港東山村遺址規模相當。目前,三星村遺址雖尚未挖掘出大規格的墓葬,但遺址面積龐大,期待未來三星村將會有更大的發現。

  在張弛看來,如何規劃墓地的發掘工作是未來考古隊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三星村墓地揭露不足四分之一,已經發掘墓葬近1500座,整個墓地估算下來埋進上萬人,這個墓地是否完全發掘,需要考古隊綜合考慮後再判斷定奪。”

  張弛介紹,房屋建築是較為集中且能體現遺址聚落形態的考古發現,光憑發掘墓葬,很難判斷6500年前三星村社會群體的規模,需要將居址和墓地聯合研究,才能更好地探索三星村文明的蹤跡。“聚落形態研究對於未來三星村遺址公園的保護工作和展示規劃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張弛説。(楊琦 施漢 席航飛 郭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