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姜堰區蔣垛鎮致力於穩定並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同時着力提升單位面積産量。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以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平田整治工作,助力蔣垛鎮農業“三增長”。

  助力實現農田增量。項目實施範圍內多為零散旱谷田、拾邊隙地等,面積小、地塊多、儲水能力差、肥力不足、存在高低差等因素導致成片化難以種植。群眾迫切需要將此類田塊進行整治,便於耕作。以高曹新村為例,實施前面積為252.77畝,實施後面積為261.37畝,溢出8.6畝。項目建成後打破原有地形限制,把過去零散分佈的低産農田化零為整、集中連片。

  助力實現農業增效。按照“路相通、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蔣垛鎮高效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農田增效、糧食增産增收夯實基礎。高標準農田建設涵蓋了增設泵站、鋪設機耕道、新建水渠等項目,有效提升了田地的齊整度、美觀度,完善的基礎設施還大大提高了農業種植機械化率,切實降低了農業種植成本。以小麥800斤/畝,水稻1000斤/畝為基準計算,蔣垛鎮今年溢出面積部分增産近3.35萬斤,實現了農業增效。

  助力實現農民增收。土地平整帶來的增量農田也實實在在為村集體帶來收益,每村每年預計增加村集體收入近3萬元。以土地租金1000元/畝測算,土地租金惠及群眾增收近2萬元,有效助力農民增收。“我們村今年高標準農田改造,通過‘小田改大田’,使我們村裏基本農田便於管理,增加群眾的糧食增收,也便於農田的整體出租,使群眾的收益更加穩固、穩定。”蔣垛鎮孟蓮村黨總支書記孟軍説。

  “土地平整項目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大地美容’,將原本高低不平、錯落有致的農田地形,改造成了平整開闊、易於耕作的新面貌。這一舉措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得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出最大的生産潛力,更讓農民田間勞作更為順暢與便捷。”蔣垛鎮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錢榮&&。

  隨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不斷深入,蔣垛鎮越來越多的“糧田”蛻變成了“良田”。田、水、渠、路得到了綜合治理,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産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這一系列變化,不僅促進了糧食的增産和農民的增收,還推動了農業的增效和鄉村的振興。(嚴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