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金壇三星村遺址考古工作現場會在常州金壇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長三角地區部分考古學家、青年考古學者齊聚金壇,共話三星村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活動期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接受新華網專訪。

  方向明&&,寧鎮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一直髮揮着重要作用並具有獨特地位。三星村遺址,主要位於寧鎮平原和太湖平原中間地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交流區。三星村遺址研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對更深入地研究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譜係、源流、共存與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三星村遺址出土的石器較多,尤以石鉞最為突出。其中,一件大穿孔石鉞頗為珍貴,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史前保存完好的最大石鉞。據相關研究,鉞是“王”字的本形,最初可能是生産工具,逐漸發展成為專門象徵王權的重要禮器。方向明&&,三星村遺址是江南地區一處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澤文化時期聚落,在稍晚的凌家灘文化中,也出土了很多象徵權力和財富的玉鉞。從三星村的石鉞到凌家灘的玉鉞,不難看出禮器的歷史演變與傳承發展。(李南丹 施漢 郭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