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玄武以數字技術培育文旅新質生産力 數智牽引,推開“詩和遠方”的另一扇窗

  11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字藝術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場個人大展——“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在南京市玄武區德基藝術博物館啟幕。該館“Digiverse引力計劃”同步亮相,未來將持續邀約、徵集展出數字藝術創作成果。

  14日下午,Beeple又在玄武湖東岸陽光碼頭草坪與駐寧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本地數字文化企業代表互動,圍繞數字藝術與人才培養、科技迭代、數字産業等主題開展對話。

  數字技術正以“無孔不入”的態勢,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致力於打造南京數字經濟高地、文旅産業大區和時尚消費中心,玄武區以數字技術為牽引,以歷史人文為底座,不斷創新表達方式、重塑文旅業態、構建消費場景。今年前三季度,該區4A級以上景區接待游客5011萬人次,同比增長11.25%。

  技術賦能,讓文化“開口説話”

  披上賈府的披風化身“夢客”,循着4條故事線感知原著情節,跟隨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啟與真人NPC(非玩家角色)的1對1互動劇情……今年夏天,全國首個紅樓夢主題的全場域行進式體驗項目——“大夢·紅樓”沉浸式展演空間,在江寧織造博物館驚艷亮相。70分鐘的夢幻旅程,讓觀眾直呼過癮。

  《紅樓夢》與南京城,傳世經典巨作與世界文學之都,在數字賦能下,正蝶變為最具辨識度的城市IP。

  南京玄武扇動“科技的翅膀”,以5G、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讓歷史遺存、文學經典、藝術作品煥發新的光彩,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

  在錦創書城和十竹齋,“元啟·金陵數字文化客廳”的兩場《山海經》主題展覽,借助科技手段呈現出上古神話。在南京博物院,“無盡藏”數字線上展讓精彩不散場。在玄武湖東岸的金陵STYLE,《看我天地中軸》通過VR交互,將北京中軸線這一世界級文化遺産“搬到”六朝古都。

  科技助力,傳統文化被賦予全新的表達,也衍生出多元的藝術形式。

  隨着Beeple在德基藝術博物館創作,展廳的所有觀眾都通過投屏直播,見證了Beeple《每一天》系列的第6406件作品。德基藝術博物館館長艾琳&&,期望通過這場展覽,進一步推廣數字藝術,探索數字時代藝術家這一角色的意義。

  供給上新,帶游客“穿越時空”

  坐擁山水城林的生態之美,融通千年積澱的人文之韻,文化旅游是玄武“1+2+2”現代化都市型産業體系中的地標産業。今年國慶假期,玄武區6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95.84萬人次,實現營收4386.69萬元。長假首日,南京游客接待量前五的景區中,有4個位於玄武區。

  旅游熱點的風,由“風景”吹向“場景”,文旅産業正加快進入“場景化時代”。而數字技術的迭代演進,為游客掙脫想象束縛、打破時空邊界提供了無限可能。

  因為一場炫酷的全息光影秀,今年的玄武湖夏夜分外精彩。從大國重器到金陵名勝,從浩瀚宇宙到無盡深海, 九大主題、90個畫面次第呈現,市民和游客免費欣賞了這場視覺盛宴。

  “數字+”,不僅加出了文旅新場景,也加出了服務新模式。今年,“玄武數字旅游及休閒打卡電子地圖”正式上線,包括“最炫數字酷玩線、最讚漫步賞花線、最美綠道騎行線”等7條集自然美景、歷史遺跡和現代活力於一體的精品線路。游客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搜尋玄武旅游寶藏攻略。

  産業融合,為消費“添薪加柴”

  “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全球首展,並非德基藝術博物館在數字藝術領域的首次探索。早在2021年10月,德基藝術博物館就推出“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將清代馮寧《倣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呈現於全長近110米、高3.6米的大屏幕上,並通過數字技術讓觀眾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入畫”漫游。

  將數字藝術融入商業載體,既為公眾提供了更便捷的觀展途徑、更多元的購物體驗,也為消費能級躍升解鎖了“流量密碼”。僅僅一個國慶長假,德基廣場就斬獲超4億元的零售額,同比增長12.21%,客流量近120萬人次。

  用數字技術激發文旅活力,玄武有先天優勢。

  誕生於珠江路的達斯琪,是玄武湖東岸全息光影秀的供應商。企業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全息顯示技術深度融合,實現“詩和遠方”與“數字倣生”的雙向奔赴。

  投石科技、水晶石、小魚科技……在玄武,一批本土數字企業通過“技術輸出”,合力打造網紅爆款,讓旅游更富“科技范”。

  數字文旅,只是玄武數字經濟版圖中的冰山一角。去年以來,玄武區前瞻布局數據要素産業,率先打造江蘇國際數據港,建設玄武大模型工廠。相關負責人&&,玄武將充分激活數字這個“關鍵變量”,在“跨界融合”中擦出新的火花,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盛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