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水泥地面、規整的指示箭頭……11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錫山區雲林街道東安路的新增規劃停車場地,工人剛剛完成最後一遍漆線的劃設工作。作為無錫市“微幸福”民生工程的重點督辦事項,雲林街道在9月底接到附近居民對雲林地鐵站&&口電動自行車停車位偏少的反饋後就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一系列執勤引導、規劃新增停車場地、安排工程隊施工等工作。

  地鐵2號線雲林站共有4個出站口,出站口旁設有200多平方米的電動自行車停車位。隨着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地鐵出行、薈聚商圈吸引人流的能力持續提升,很多騎電動自行車的市民都傾向於將車子停放在站口附近。久而久之,地鐵站口的停車位就越來越擁擠。

  “我們調查後發現,部分車主因為不願意‘捨近求遠’,遂將車子停在站口附近,甚至停進綠化帶或是直接停靠在車道內。”雲林街道建設和生態環境辦公室楊傑説,這樣的停車行為佔道不説,而且相當危險,巡查人員發現後都會進行引導,讓相關車輛停放到附近停車場,以確保道路的通暢和車輛的安全。

  這次收到電動自行車停車位偏少的反饋後,雲林街道第一時間組織人手開展執勤與疏導工作,並對地鐵站附近地塊進行規劃,改造空閒地塊,新增電動自行車停車場地3處,其中雲林地鐵站&&口2處、九里河地鐵站&&口1處,共計100多平方米,能容納60輛電動自行車,積極回應百姓“停車難”問題。

  “原來附近的停車位比較少,尤其地鐵站&&口,每次都是停得滿滿當當,經常好不容易停進去卻被擠着出不來。”看著眼前整潔的新停車場地,附近居民沈阿姨滿意地&&,“有了新規劃的停車場地,情況應該會有改善。”雲林街道相關負責人&&,會安排協管人員對周邊擁擠的停車場地進行疏導,讓市民盡快“認識”這幾處新增停車場地,後續還將給停車場地加設進出口路樁,確保市民停車更安全有序。(尹暉 陳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