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收的時節。在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壩鎮,技術人員手持手機,預先設計好點位,調整作業參數、作業面積、作業時間、作業線路,一鍵啟動下,農機開啟自動化作業模式,一串串飽滿的稻穗被快速捲入“腹中”,一粒粒金黃的稻穀被收入“囊中”,陣陣轟鳴聲響徹田間。待收割機裝滿稻穀後便精準對接運糧車,將收割機中的稻穀轉運至車上。

  “無人農場核心區約1300畝,計劃投入9&收割機,用時3天完成全部區域的收割,預計畝産約1300斤,收割的同時我們安排3&拖拉機進行旋耕作業,搶農時、爭早播,為明年小麥豐收高産打下良好的基礎。”江蘇海州農發集團連雲港益之農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威説,5G數字化無人農場綜合運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物聯網等技術,以農業生産作業中的智能農機為核心,在田間網格化部署低功耗物聯網傳感器終端,以大數據可視化平台作為頂層交互,全面監控現代農業大田的作業情況、近地氣象、土壤墑情、蟲情等,實現精準種植、病蟲害預警等,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産的效率和質量。

  據了解,這裡是2022年連雲港市農機試驗推廣站牽頭實施的省級重大農業裝備示範項目,全省首個“5G+北斗”無人農場,農場實現了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操作。從春耕春種到夏管秋收,農作物生長的全流程都能實現遠程控制、全程監測。對於種田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來説,肉眼看、尺子量的誤差已不復存在。

  “繁種區的水稻種植管理工作在智能農機動態厘米級作業的加持下,實現農機作業精準、行距均勻。”江蘇海州農發集團連雲港益之農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威説,當前,連雲港市充分利用無人農場的區域及技術優勢,以及智慧農業助力種業“育、繁、推”項目的推進,在物聯網系統的加持下,實現田間物聯網數據監控與預警,對無人農場區域各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關聯,抑制了病蟲害發生及危害程度,實現作物質量、産量的精準預測。(童大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