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南米道江蘇科技有限公司上榜2024年省級院士工作站建設項目名單,成為宜興科技興農的一大亮點。如今,科技賦能下,宜興稻米産業成色更足。截至目前,宜興已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江蘇省淡水水産研究所、江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産學研合作協議。

  作為無錫乃至蘇南地區的農業大市,依託良好的産業發展基礎,宜興今年還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立項名單,爭取到中央財政獎補資金1億元。

  據悉,宜興市現代農業産業園規劃總面積649.32平方公里,圍繞稻米、河蟹兩大産業,聚焦“大生産+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強服務”全産業鏈,輻射帶動蘇南地區乃至長三角地區稻蟹産業發展,打造産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産方式綠色、一二三産業融合、輻射帶動有力的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宜興樣板”。“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産業鏈輻射領域、發展水平,為産業發展注入更多新質生産力。”宜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水稻生産服務中心、水稻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等項目已啟動建設。下階段,通過水稻標準化示範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實現龍頭引領,推廣綠色高質高效生産模式,支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按標準生産。同時,推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産業園各鎮全覆蓋,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將産業園建設成為江浙滬領先稻米全産業鏈發展示範區。

  打造長三角的綠色有機“蟹簍子”,生態化、規模化則是産業園河蟹産業鏈提檔升級的重點。去年,宜興實施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5.67萬畝,目前,官林、徐舍、高塍等鎮還開展了水産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業化流水槽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試點。提升全産業鏈發展水平,在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中,宜興除了加大尾水治理、農田生態化改造、數字化建設外,加快補齊短板弱項,重點建設冷藏、加工一體化的水産品産地冷鏈集配中心、冷鏈物流基地,打造集“蟹苗培育+成蟹養殖+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於一體的大閘蟹産業鏈。(蔣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