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農技宣傳工作情況的通報。我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成功入選全國農技宣傳工作成效突出單位,全省僅兩家單位獲此殊榮。

  據悉,此次評選以着力宣傳黨的“三農”政策、推廣農業技術和服務農業生産等方面為標準。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技(種子、植保、土肥)站(中心、局)等為穩糧保供發揮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用的單位參加評選。我省僅有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和通州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入選。

  近年來,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全面貫徹落實綠色防控技術方案,圍繞精準測報、農藥減量控害,進一步加大對重大病蟲害和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控力度,提升我區農作物病蟲害和農業有害生物防控水平。“目前,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有10名一線技術測報員,每天下田做好調查和監測,掌握第一手數據,通過調查和監測的情況,指導面上的防控,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張宏軍介紹。

  在做好精準測報的同時,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還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利用媒體、微信群、公眾號等為農業生産提供信息指導。同時,深入田間地頭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為農戶提供面對面、點對點的農業生産技術指導,全力為農業豐産、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他們經常來指導我們,幫我們提高農業技術。”西亭鎮明蘭家庭農場農場主宣建明告訴記者,在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去年,他種植的1050畝水稻、小麥獲得豐收。“水稻單産1200~1300斤,小麥單産接近1000斤,産量實現年年增長。”宣建明説,有農技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他有信心擴大種植面積,爭取將家庭農場做大做強。

  今年夏熟作物生長期間,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及時發布大宗作物及果蔬病蟲情報10期,經驗證發生期準確率達100%。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站在稻麥油主産鎮舉辦培訓班6期,為全區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線上線下服務上百次。同時,還聯合通州區電視台先後製作播放了“小麥穗期病蟲防治”等4期電視預報節目,通過報紙、網絡、微信公眾號、大戶群等宣傳媒體廣泛開展防治宣傳和報道。印發農業技術明白紙兩萬多份、技術挂圖和手冊400余份,進一步擴大農戶對農業技術生産、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的知曉率。

  一系列的技術指導和農技宣傳為廣大農業種植戶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全區農業豐産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兩年來,我區小麥和水稻單産每年都在穩步增長,小麥平均單産在450公斤以上,水稻單産在630公斤以上,産量均超過歷史水平。”張宏軍介紹,在增産豐收的同時,他們還通過農藥減量控害,每年為全區節省農藥投入成本上千萬元。(沈維維 趙建明 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