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紅旗河,河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兩側綠化疊色交替,花漫河畔,親水&&上不時有垂釣愛好者抽竿放線……一幅“人在景中樂”的美景讓人喜不勝收,這是大倫鎮推進實施“水經濟”現場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大倫鎮聚焦水環境整治提升,堅持“以河養河、水岸同治”的治理思路,充分挖掘河道水面和岸坡資源,探索河道治理管護新模式,試點發展“水經濟”,持續推進水美“五新”大倫建設,為河道長效管護工作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堅持問題導向,落細落實管治責任。大倫鎮堅持實幹、實績、實效的鮮明導向,按照《大倫鎮河湖管理“積分論英雄”晾曬辦法》,明確鎮村兩級河長為管河、治河、護河的責任主體。涉河管理部門通過政策學習、專家諮詢、部門座談、入村調研等多渠道廣泛收集河道長效管護的“金點子”。針對河道管理中的堵點、難點“把脈問診”,特別是河坡扒翻種植、水面浮萍等久清不絕,容易反彈的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將河道管護與發展“水經濟”“鄉村振興”有機融合,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有效破解反彈頑疾,同時促進村級集體增收。
堅持生態平衡,規範水面生態治水。大倫鎮秉持“生態治水、以河養河”的理念,堅持“水域生態平衡”為目標,以村為實施主體,規範攔網設置和放養標準,推進河道生態化治理。通過實施生態放養、休閒垂釣等途徑,將河道長效管理與“水面經濟”挂鉤,引導和鼓勵具備條件的河道、溝塘實施生態治水措施,以系統治理的思維改變傳統治理方式,通過放養草食魚類等水生生物,修復河道生態鏈,實現以草養魚、以魚抑草、魚水相融的良性循環。魚苗將在河水中自然生長,捕食水草和浮游生物,有效遏制清除水生植物,凈化水生態環境,從而提升管護質態,而且降低了河道管護成本,並帶來産業收入。
堅持因河制宜,創新岸坡管理機制。大倫鎮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科學盤活河道岸坡資源,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探索發展河坡經濟。該鎮通過廣泛調研論證,以村為單位成立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將農戶河道岸坡使用權統一收回進行集中管理,從根本上解決河道岸坡亂佔、亂墾、亂堆、亂建等河道管理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同時推行“村+合作社+村民”利益聯結機制模式,實施固土植被措施,在倫北河、躍進河、增産河等河道栽植多年生菊科類草本植物艾草,推行“懶漢經濟”、河道管理雙向奔赴,打造“一鎮一策”“一河一策”特色品牌,促進河道管護、人居環境、觀光旅游、富民強村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凌虹 蔣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