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去了川星村,看到高鐵從果園上空飛馳而過,真的被驚艷到了!”“成排的灰墻黛瓦民居和連片的果園景觀完美融合,讓人流連忘返。”今年國慶假期,位於江蘇省灌雲縣伊山鎮的川星村成了近郊游的新寵——大量來自連雲港、鹽城、淮安的游客慕名前往,成為網紅打卡地。“川星村能有今天的變化,離不開政協委員們的獻計出力。”談及川星村的蛻變,灌雲縣政協副主席、伊山鎮黨委書記朱禮家十分感慨。
川星村位於伊山鎮的東北角,村內有5000畝果園,而且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栽種的,這裡曾經是蘇北魯南最大、且品種最多最好的果園,每到秋季,南來北往的游客都會雲集於此,為的就是嘗一口爽口的甜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果樹品種的老化和産量的降低,果園已不再是香餑餑。依靠果園發家致富的川星人意識到,這樣持久下去,生存都是個問題。雖然幾屆鎮村幹部想方設法,但一直找不到果園發展的出路。
有着近60年歷史的幾千畝果園不僅是川星村人的痛,也是全縣百萬人民的痛。看著大面積的果園沒有收成,灌雲縣的政協委員們十分焦急,從2016年開始,他們先後提交了《關於打造現代果園的建議》《關於提升果園品種和檔次建設的建議》等10余件提案,希望引起灌雲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也就在當年,灌雲縣委、縣政府決定啟動全域旅游項目,川星村的果園作為核心區域,被列入伊甸園規劃範疇。
有了大方向,就往方向奔。灌雲縣政協將“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當年專題調研活動之一,通過“有事好商量”平台,讓委員們建言獻策,重點圍繞伊甸園(果園)項目的提升和打造等開展協商。縣政協召開兩次常委會,專門就這一議題進行協商,多名政協委員參與規劃討論,助力川星村果園提檔升級項目實現質的飛躍。
2016年,借助縣裏建設伊甸園景區的契機,川星村的幹群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移栽果樹新品種,打造農家新民宿,重點發展鄉村旅游,不僅梨子變成香餑餑,更是帶起了葡萄串式的連鎖反應,梨園變風景、村野變花海、鄉愁鄉憶變身農家樂……經過幾年的發展,川星村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景區、江蘇休閒觀光示範村等眾多榮譽稱號。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來川星村觀光和採摘的游客突破了11萬人。
望著一撥又一撥的游客在村子的果園裏來回拍照和採摘,朱禮家十分動情地説,委員們積極參與到改造和提升果園項目中,看似不顯眼的舉措,但卻是人民政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人民履職的生動實踐。縣政協將繼續充分發揮委員作用,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為同心共建現代化美好江蘇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朱一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