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慶長假,旅客出行關注“質價比”“松弛感”“多樣化”
長假“慢”游,新供給適配新需求
山河披錦繡,盛世寫華章。今年“十一”假期,假日旅游市場迎來“意料之中”的爆發。據江蘇智慧文旅&&監測,截至10月7日16時,國慶假期期間,全省納入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博物館,數據去重後共接待游客3883.74萬人次,游客消費164.8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6.14%和26.97%。
相比“五一”、端午等假期,“十一”假期更長,游客需求更為複雜多元。隨着游客新消費習慣的養成,假日旅游市場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出游心態更松弛,“慢充式”旅游受青睞
近年來,更多游客喜歡不搶不趕、不計劃、不扎堆的“慢充式旅游”。攜程數據顯示,受旅客隨性出游及臨近價格變動因素影響,國慶假期,旅客平均提前預訂天數從2023年的6.8天下降到2024年的6天。
業界認為,這一變化首先是源自選項供給增多,需求端可以更從容作出選擇,用戶“搶”的心態有所改變,不少旅客選擇錯峰游、撿漏游。從攜程機票預訂數據看,節前近三成旅客提前出發,國慶假期後第一個周末的出游訂單較9月同期環比增長10%,部分地區旅游訂單與國慶節基本持平,表明越來越多旅客將長假出游需求分散至日常,以獲得更具性價比和更舒適的旅行。其次是“説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習慣,7天的假期讓游客得以追求更隨性、更松弛的“慢充式”旅游。
這個黃金周,微度假、療愈游、“酒店游”等具備更強松弛感、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歡迎。被年輕游客稱為“新型5A景區”的足療養生館、Livehouse、藝術展覽、洗浴中心等,成為旅游打卡的新型目的地。美團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洗浴中心搜索量同比增長230%,足療按摩相關的消費評論和體驗筆記同比增長88.5%,到新型洗浴中心按摩養生、點一杯網紅茶飲外賣,已成為不少人市內“微度假”的選擇。
主題樂園、動物園、親子樂園等“療愈感”強的景區,也是游客“尋求情緒價值的出口”。本就很“紅”的南京紅山動物園在國慶期間推出夜游活動,白麵僧面猴“杜杜”的周邊産品尤其出圈,各大社交&&上不乏游客拿着“杜杜”文創産品“打卡”紅山動物園的分享。隨着縣域旅游、小眾目的地流行,游客深度游需求也逐漸增多,漢服旅拍、非遺體驗、歷史名勝深度游覽等文化主題游受到消費者喜愛。
出游半徑拉長,游客更看重“質價比”
充裕的時間和適宜的氣候,讓國慶假期出行的游客出游半徑變長。飛豬&&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天氣宜人的南京是該&&上最熱門的國內游目的地之一。從出游距離看,不同於平日裏周邊省市客源居多,廣東、四川、遼寧等省份是江蘇旅游市場的熱門客源地。
今年“十一”假期,出遠門的游客普遍有個感受——機票沒有想象中那麼貴。南京游客小吳9月30日和女友從南京直飛廣西南寧,票價只有1000元出頭。飛豬&&測算,今年國慶假期,國內機票、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分別下降約13%、6%;國際機票、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分別下降約19%、3%,假日裏出游“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具備私密性和靈活度的租車自駕游模式也是這個長假很多游客的選擇,小吳和女友同兩位好友在南寧租車,一輛5座越野車日租金只要400多元。飛豬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國內租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四成。
性價比提升的同時,旅游産品的豐富度和品質感依然是游客最看重的指標。飛豬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國內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40%,包含機票、酒店、餐飲等權益在內的旅游套餐預訂量同比增長近40%。除了追求“性價比”,如今的游客更注重“質價比”。以出境游産品為例,各大&&國慶黃金周的出境度假類商品平均客單價超越2019年同期,出海浮潛、直升機觀光等當地玩樂套餐的人均預訂件數也顯著增長。假期前一個月,飛豬國際郵輪的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超130%。
家庭出游已經成為“十一”假期出行的中堅人群。攜程&&數據顯示,黃金周親子游佔比超三成,研學游産品訂單上漲超四成。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小孩哥”“小孩姐”正取代家長,成為不少家庭出游的決策者。
供給端因“需”制宜,既重體量也重質量
經省文旅廳統計,國慶假期,全省各地共推出2900多項主題活動,“非遺+旅游”“展覽+旅游”“體育+旅游”等多樣化新業態、新産品一應俱全。假日供給産品總體呈現兩個突出特徵:覆蓋年齡層次更多,融合創新程度更深。
“供給要因‘需’制宜。”連雲港市文旅集團工作人員宋歌介紹,“連雲港文旅總入口”線上&&於國慶假期推出10款組合産品,上架趣游港城親子游、奔赴山海自駕游、銀發康養游等線路産品,滿足不同游客需求。“商文旅融合”也已深入景區運營肌理。“為在國慶假期搶抓消費熱潮,老新浦風情街區謀劃了紅歌快閃、西游書場、國潮夜演等4個主題近30場活動,盡量讓市民游客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體驗。”連雲港市海州區商業街區發展中心營銷部副部長錢凡雪介紹。
公共文化場館延長開放時間,發放文旅促消費優惠券,推出公益講解、免費交通服務……這個國慶假期,各地還推出600多項惠民措施“花式寵粉”。在江蘇,延長開放時間的博物館達92家。假期前6天,35家舉辦夜游活動的博物館夜間接待觀眾達26.73萬人次,累計實現文創等收入超1600萬元,其中南京博物院文創收入518.45萬元、同比增長32%。全省362家備案博物館共接待觀眾約594萬人次,日均比2023年增長37.6%。
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體量也要質量,既重視業態創新,也注重融合質效。國慶長假,各地演唱會、音樂節、文化展覽等文娛活動異彩紛呈。在南京,為期兩天的咪豆音樂節就吸引約6萬名樂迷,帶動舉辦地溧水區國慶假期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國慶黃金周也是“展會黃金周”“賽事黃金周”。2024南京國際汽展會、第四屆南京漢堡節暨HOCH青年音樂節、白龍江西街夜展……國慶假期,多項消費類主題展會在南京舉行,逛展成了市民、游客假期消費購物的新去處。
適應“爆發”新常態,接住“後假日流量”成考驗
旅游,歸根到底是“注意力經濟”,一個熱點就能引爆市場。此次國慶黃金周,本地玩樂、零售、美食與景區深度跨界合作形成新模式,多元業態的合作帶動了全年齡段消費,展現出“1+1>2”的消費復蘇趨勢。
新常態下,一些新問題也隨之出現。《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帶熱了山西古建游的熱度,部分相關景區國慶期間“人滿為患”,超過景點原本承載能力,遭到一定質疑。各地音樂節、賽事方興未艾,如廁、住宿、停車等方方面面都考驗着主辦方的執行力,事關當地旅游形象。
如何承接住“假日流量”、持續提升游客滿意度,成為各地面臨的新考驗。攜程研究院分析師毛琳&&,多元需求、流量激增、錯峰出游等都將為行業帶來巨大變化,航司的價格體系和酒店的房態管理都需要升級,這也對文旅産業鏈提出新要求。
優化供給依然在路上。10月4日,以“探尋江南勝景,品讀長江文化”為主題的“長江貳號”豪華游輪“南京—武漢”省際旅游航線首航儀式在南京五馬渡碼頭舉行,380名游客開啟為期4天3晚、途經蘇皖贛鄂4省的旅程。南京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英雄&&,此次首航發班後,集團計劃本月再發2個班次,進一步提升文旅産品質量,提升長江旅游熱度。(付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