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滬寧沿江高鐵開通一周年

  快出行 深融入

  滬寧沿江高鐵,沿溯的不是長江,而是長江經濟帶。開通一年來,滬寧沿江高鐵讓更多人加入“雙城生活”,不僅提升了樂迷對“青春樂都”的滿意度,而且讓常州智造與長三角連接得更加緊密。

  坐高鐵就像坐公交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後,回家方便多了。”在金壇區上班的王趙豪,家在南京,已經“雙城生活”2年多,“坐高鐵通勤,幸福感明顯提升。”

  王趙豪告訴記者,最初只有開車往返一個選擇,“早晚高峰,車流量很大,不僅耗時,還擔心路上的行車安全。”因為通勤不便,那段時間,王趙豪一週只回家一次,“現在一週至少回家3次。”

  “搭乘高鐵,往返一次的車票是71元。而開車僅過路費就要65元。”更讓王趙豪欣喜的是,8月20日起,滬寧沿江高鐵各站開通了“鐵路e卡通”業務,“像我往返金壇站—南京南站之間,為‘鐵路e卡通’用戶預留了保障席位,只要刷碼進站,就會自動分配到預留席位。”現在,王趙豪固定在早上搭G7135次來金壇,晚上搭G2818回南京,“出高鐵站後,騎共享單車回家或者去單位,就像在同一個城市坐公交車通勤一樣方便。”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以來,武進區和金壇區百姓的出行半徑在不斷延伸:2小時內可到達長三角24座主要城市,3小時可達武漢、濟南等7座全國主要城市;截至9月27日,武進站發送旅客140萬人次,金壇區發送旅客122.6萬人次。

  “青春樂都”更暢通

  “青春樂都”展現了常州的開放、包容與青春、活力,交通體驗感則提升着“青春樂都”的滿意度。

  “去年十一假期舉辦第七屆太湖灣音樂節時,滬寧沿江高鐵通車還不到一週,列車班次較少,當時停靠武進站的免費專線大巴僅20至30輛。隨着滬寧沿江高鐵的通達度增加,今年五一假期的音樂節,停靠武進站的免費大巴數量已經增加到70至80輛。”江蘇武進太湖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惠明介紹,根據統計,太湖灣音樂節外省的觀眾佔比超過70%,他們大部分通過高鐵到達,武進站的開通,為樂迷朋友們增加了一個到站選擇。“今年十一假期的音樂節,停靠武進站的大巴預計將繼續維持在70至80輛。”

  無獨有偶,8月30日至9月1日的“長蕩湖·超級芒禾”音樂節期間,金壇站累計發送旅客1.55萬人次,到達旅客2.28萬人次。其中,8月31日,旅客到達8353人次,單日旅客到達創下開通一年中的最高人次。

  “滬寧沿江高鐵的開通,提升了金壇與上海、南京等核心旅游客源地的連通性,促進了游客流量的增長,激發了金壇文旅市場活力。”金壇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工作人員邵蓓介紹,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今年5月,金壇區牽頭成立了滬寧沿江高鐵縣域旅游城市聯盟。“匯聚滬寧沿江高鐵沿線7個縣域城市的力量,共同整合資源、開拓市場,促進旅游資源的共享與旅游消費市場的繁榮,也讓更多游客領略了金壇及長三角地區的獨特魅力。”

  常州智造融入長三角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後,我們園區的項目、人才來訪量,較之前提升超過50%。”位於武進國家高新區的津通國際工業園,步行到武進站僅需5分鐘。津通集團副總經理周曉松&&,集高鐵站、地鐵站、公交場站、出租車、網約車及停車場為一體的武進站樞紐為園區帶來了“高人氣、高曝光度”,“對園區品牌、形象提升,新增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

  位於該園區的TV南德意志集團常州新能源汽車檢測實驗室,是一家為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檢測認證服務的企業,企業的員工需要經常往返於常州與上海總部之間。“武進站啟用後,員工出差明顯便捷了。綜合考慮交通便利度和園區綜合實力,TV南德意志集團正計劃在我們園區新增業務板塊。”周曉松説。

  “一些高端技術人員都已經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置業,高鐵通勤時間和大城市開車時間相近,這也會讓更多高端人才願意來武進、來常州工作。”科朗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經理韋龍春&&,便利的交通正成為企業招攬人才的“新法寶”。

  “四通八達的交通,正把常州智造與長三角&&得更加緊密。”周曉松説,軌道暢通、硬體聯通,讓常州更加深入地融進長三角地區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這讓我們期待未來的故事更加精彩”。(黃潔璐 常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