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四大主題展在蘇州開幕。圖為非遺展演現場。 余萍 攝

  一河通南北,千載連古今。9月13日-15日,第六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期間,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特色文旅産業展、“絲路與運河的邂逅”主題展、運河美食文化展四大主題展覽同步開展。

  與往屆相比,今年運博會有何特色?文旅行業通過運博會&&展現了哪些發展趨勢?記者前往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探館。

  關鍵詞:交流

  本屆運博會立足運河全域,強化區域聯動。9月12日晚的啟幕儀式上,民歌藝術家們帶來了一段大運河沿線北京、天津、安徽、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8省市的歌曲聯唱表演,這樣的聯動也延續到了展會上。

  走進展會現場,一進門便是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國內54個城市、180多家企事業單位參展,讓游客可以“一站式”打卡運河沿線城市。

  除了運河城市,江蘇對口幫扶的西藏拉薩,新疆伊犁州、克州也搭建了民族風情濃郁的展館。

  走進拉薩館,仿佛來到一座極具藏式風格的民居建築,館內設拉薩好景、拉薩禮物、拉薩美食等模塊,3位身着藏族傳統服飾的姑娘不時跳起藏族舞蹈,引得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照。

  “這次展會我們主推的産品,是一張借助江蘇文旅數字技術,整合全市文旅資源打造的‘聖地拉薩旅游卡’。”拉薩館工作人員朱長安介紹,這張旅游卡是西藏首張權益型旅游年卡,也是江蘇技術援藏成果之一。持卡游客只要花299元,就可以暢游大昭寺、納木錯等知名景區,並享受供氧、住宿等超千元的權益。9月初剛剛開售,已有2000多人下單。

  克州展區整體以柯爾克孜族氈房為主題造型,民族傳統紋樣等元素遍佈其間。遇見新疆、中科沙棘、斯姆哈納農民合作社等新疆本土企業攜沙棘系列飲品、恐龍蛋水果、黑枸杞蜂蜜等農特産品參展。

  運博會首日,克州文旅還在展會上進行了專題推介,併發布“帕米爾之約”兩款克州風情創意氛圍燈、克州數字明信片和新研發的跨境旅游路線。“這次我們發布的兩款文創産品,是聯合江蘇企業共同研發的,希望借此提升克州旅游景點的知名度、美譽度。”江蘇援疆幹部、克州文旅局副局長卞大亮説。

  促進交流,是運博會辦展的初衷之一。如今,運河“朋友圈”越擴越大。本屆運博會設置了“絲路與運河的邂逅”主題展,特設法國、意大利等21個國家館和港澳&專區,以展會促進“水韻江蘇”與世界的交流。

  法國的紅酒、西班牙的火腿……各國主題館內,佈置了當地拳頭旅游産品。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領事艾珊女士&&,非常珍惜參加運博會的機會,今年精選了10多家意大利企業參展,展示意大利文化、旅游及貿易的優勢。

  來自赤道幾內亞的參展商思東,這幾天仔細走訪了每個展館。這是他第一次來蘇州,各個展&的文化風情讓他印象深刻,他希望能多與江蘇開展合作,一直用英文接受採訪的他評價江蘇時,豎着大拇指用中文説出三個字——“非常好”。

  關鍵詞:交融

  非遺+旅游、美食+旅游、房車+旅游、體育+旅游……當前,不同業態相互交融,旅游模式愈發多元,這在運博會上有着生動的體現。

  “非遺+旅游”就是文旅融合的典範。北京“絹花”、河北大名草編、山東高密剪紙……記者注意到,在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中,特別設立了“運河非遺品牌專區”。

  “烙畫是利用碳化原理,運用溫度在300至800攝氏度的烙筆,在竹木、絲絹等材料上作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陽烙畫代表性傳承人馬靜徽手拿烙筆,一邊為觀眾展示烙畫製作過程一邊介紹,“非遺正在融入現代生活,很多游客到一座城市旅游,會專門去看當地的非遺作品,也會購買非遺産品。”

  馬上就要到中秋節了,北京兔兒爺非遺傳承人張忠強為參加運博會特地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兔兒爺作品。這款在胡同裏火了400多年的兒童玩具,如今不斷融入國潮文化,也深受成年人喜愛,目前已經創作出近200種不同款式,成為全年齡向的産品。

  隨着“尋着味道去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食旅融合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本屆運博會專門設置了運河美食文化展,100家單位的數百種美食亮相。讓游客“逛吃逛吃”,成為本屆展會的特色之一。

  在“酸甜苦辛鹹”五味板塊和“至味淮揚”世界美食之都特色專區,有非遺糖畫與非遺面塑等傳承人進行現場表演。而在“美食·展銷”區,一邊是老字號餐飲企業,一邊是智能化餐飲産品、食品機械,主打現場烹飪、新鮮直供,各個展位上試吃游客絡繹不絕。

  山西老陳醋是“四大名醋”之一。在運河美食文化展廳山西老陳醋展位,記者試嘗了一口“老醋頭”,酸中帶甜,入口綿柔。“山西老陳醋選用優質高粱等五穀釀就而成,口感酸中帶甜,而當地人常吃的米醋口感是酸中帶香。醋是來山西旅游很好的伴手禮選擇。”山西江宇源醋業有限公司銷售員王麗麗介紹,參加展會,一方面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公司的産品,另一方面是相互學習,像鎮江展&上也有鎮江醋的展示,他們專門去進行了交流。

  關鍵詞:交易

  運博會自201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5屆,累計吸引59.6萬人次來到現場,線上受眾超12.2億人次,既為沿線城市搭建了文旅特色推廣的&&,也成為文旅産品交易的&&。

  連續參加多屆運博會,記者今年最直觀的感受是,文創産品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緻。

  飛天、悟空、熊貓……一支小小的鉛筆,融入了四五種“最中國”的元素。走進運河特色文旅産業展廳一家文創産品館,展&上一支外形酷似金箍棒的鉛筆格外醒目。“從2017年開始,公司專注於‘如意金箍棒’這個超級IP的開發和打磨,從‘棒’到‘針’,我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着‘鐵杵成針’的意志。”江西喜文悅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范桂辰對線下銷售滿懷期待,“公司線上銷售數據顯示,有70%的客戶來自江蘇,希望通過這次博覽會能夠讓更多江蘇客戶看到公司的‘廬山真面目’。”

  記者另一個感受是,旅游裝備正在迭代升級。此次運博會上,多家企業帶來各類炫酷的新設備——

  在蘇州展&,展示了一款“虎丘秘境”AR産品,游客帶着AR眼鏡可身臨其境感受基於虎丘景區打造的虛擬空間。開發方——華創智能業務負責人蘇婷婷介紹,這款産品已經落地虎丘景區,未來還可以應用到更多景區。

  作為全息賽道“隱形冠軍”,南京達斯琪帶來即將在四季度發布的全息字幕音箱;卓謹科技的數字影像《江南市井圖》,讓游客倣如置身水鄉古鎮……一批智能設備集中亮相,打開了數字文旅的想象空間。

  首次設置的低空旅游展區,成為本屆運博會的又一大亮點。

  來自廣州的億航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帶來一架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裏面可以坐兩人。“這是全球首款獲得型號合格證的載人級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最大飛行高度是1000米,目前已經在廣州的景區內應用了,我們期待這次能落地江蘇。”公司運營經理陳煒斌説。

  一旁,一家來自深圳的公司則帶來了“無人機編隊”技術——大漠大全新一代V3自動化編隊無人機系統。

  “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做無人機編隊表演的廠家,第三代産品可以做到‘箱起箱落’——以往無人機降落要有一米左右間隔,現在可以直接飛回自動收納箱裏,間隙小於40厘米,大大節省了場地資源。”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賈勇強介紹,新一代技術的特點不止於此,上千架的無人機,還可通過電腦端一鍵開機、一鍵關機,自動編號。就在9月3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72周年活動應用了該技術,7598架無人機進行編隊表演,數量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該技術已應用於淮安西游樂園、無錫拈花灣等江蘇景區的無人機駐場表演中。“江蘇是旅游大省,我們期待通過本屆運博會,與江蘇各界達成更多合作。”賈勇強説。(付奇 張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