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説起螃蟹,洪澤湖大閘蟹久負盛名。因養殖歷史悠久、生長環境獨特、肉質肥美鮮嫩而自成特色,與陽澄湖大閘蟹並稱為中華絨螯蟹之“南北雙雄”,征服了無數美食家的味蕾。

  一方好水,養一方好蟹,作為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水質優良,水草豐茂,有着大閘蟹生長的絕佳條件。在位於洪澤湖畔的西順河鎮養殖塘口,隨着籠網的提起,一隻只鮮活的洪澤湖大閘蟹露出“真容”。大閘蟹養殖大戶高維明説:“目前,正挑選少量成蟹的供應市場,價格每斤在60至70元,中秋節前後,洪澤湖大閘蟹將大批量上市。”高維明在西順河鎮承包了930畝養殖水面,他也是率先探索大閘蟹雙季養殖的大戶之一。“2011年起,我用3年時間探索出套養‘雙季蟹’的經驗,7至8月主打‘六月黃’,9至10月成蟹上市,正好趕上中秋國慶黃金檔,實現螃蟹養殖一年雙季,全年畝産綜合收益達到7000元。”

  為進一步提高洪澤湖大閘蟹的養殖規格和品質,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2023年,淮安市洪澤區建成了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現代農業産業園,並首次啟動了萬畝高標準養殖塘口,數字化設備可以對塘口水溫、pH值等數據進行動態監控。洪澤區西順河鎮養殖戶化勇介紹道:“我租用了高標準養殖塘口,大閘蟹的生長環境與生長情況都可以通過電腦實時觀察和調控,因此,今年的高溫天氣對螃蟹養殖影響不大,整體規格、質量和産量都很不錯。”

  科技的加持,讓洪澤湖大閘蟹産量更大、質量更好。據了解,今年洪澤區大閘蟹養殖面積約8.5萬畝,預計年産量近萬噸。淮安市洪澤區洪澤湖水産研究所所長張必香介紹,規範養殖讓螃蟹品質更有保障,初步檢測,高標準養殖塘裏的大閘蟹,蟹殼硬實、蟹肉蟹黃也很飽滿,基本在精品蟹行列,預計精品蟹畝産能達到300斤以上。

  蒸蒸日上的大閘蟹産業,帶動了洪澤餐飲美食、文化旅游、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多個業態的全面開花。洪澤湖大閘蟹也隨之聲名遠揚,實現了由“深藏閨中”向“譽滿天下”的華麗轉身,更成就了“蟹中極品”的美譽。洪澤湖大閘蟹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名蟹、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優秀品牌等稱號。近年來,當地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引進推廣優質蟹種,制定生産技術標準體系,規劃建設高標準養殖塘口,大閘蟹成了名副其實的洪澤“金名片”、實打實的富民“好産業”。(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