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9月9日電(記者朱程)近年來,江蘇蘇州常熟市創新打造“海棠舖子”惠農惠企惠民&&,以“組織化+市場化”運行模式,助推常熟本地特色産品“一站式”推介、服務、銷售,累計撬動消費超8000萬元,在推動農村“三基三主”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上取得成效。
“這邊賣的都是綠色、有機的農産品,新鮮便宜還放心。”正在南門壇上“海棠舖子1號店”挑選蔬果的陳阿姨説道。常熟市發揮組織統籌資源、凝心聚力作用,對“海棠舖子”産銷全鏈條嚴標準、控流程、強保障,引導生産企業提高産品質量。一方面該市採用“黨組織推薦+職能部門把關”模式,發動全市鎮(街道)、村(社區)、商圈、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踴躍推薦優質特色産品,制定“海棠舖子”農業品牌目錄製度,明確主體條件、品牌條件、産品條件,推動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標標誌農産品優先入駐&&,量身定制發展壯大路徑。另一方面發動相關職能部門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對農産品供給、上市檢測、售後保險等工作環節開展全流程審核把關,免費提供定量抽樣檢測和定性快速檢測服務,將入選“海棠舖子”的企業商戶納入省市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我們老集市上每天都有‘農蔬直通車’送來新鮮地産蔬果,每月還會定期舉辦中醫義診、家電維修等志願服務,大大方便了老城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虞山街道北門大街社區黨委書記蘇咏梅説。常熟市主動發力産銷對接,將市場化的要素資源組織起來、精準投放,搭建農戶直接面向市場的“線上+線下”新載體,形成“好貨快銷”局面。該市線上開發“海棠舖子”小程序,設置農特産品銷售、活動預約、鄉村展示等模塊,免除本地企業商戶服務中介費用,累計上架本地産品6800余種;線下通過組織共建牽線搭橋,先後參與中國農民豐收節、“雙十二”購物節、“農特産品嗨購節”等重點活動,在機關單位、重點企業、商圈市場、村(社區)常態化開展“海棠舖子”專場活動。同時,常熟市推出“農蔬直通車”便民項目,在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站)設置團購點,讓“本地尖貨”從田間地頭直送居民餐桌,今年已累計銷售蔬果320.9噸,銷售額達254.8萬元。
常熟市注重打造IP形象,融入本地特色元素註冊商標標識,開發微信表情包、文創周邊等衍生産品。該市發揮直播産業優勢,推出“海棠助農直播間”,註冊“海棠舖子”微信視頻號,黨員幹部通過網絡&&主動宣傳推廣,助推常熟好物銷往全國各地。今年以來,常熟累計開展助農直播9場,累計帶動1200余戶村民就業增收。除了助農惠民,常熟市同步依託“海棠舖子”&&賦能基層治理,通過居民服務微信社群收集群眾意見建議,針對性開展關愛慰問和公益服務,累計惠及居民28500多人;同時,將“海棠舖子”商品線上兌換機制與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積分體系深度融合,激發群眾參與治理內生動力,實現集體經濟、鄉村面貌雙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