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直播電商火熱,為如皋市特色農産品拓寬了銷路,全市農産品電商發展勢頭強勁。今年1-7月份,全市農副産品類電商産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

  平台“顯能” 新鮮農産品直達百姓餐桌

  “這是顧客在平台上下的訂單,你看下。”一大早,如皋生態黑豬肉直營店的負責人吳春,就拎着兩袋剛宰殺的新鮮黑豬肉,來到城區海陽路邊的“尋味如皋”線下體驗店,配送前一天的線上平台訂單。“自從入駐‘尋味如皋’,每天都有訂單,而且去門店購買的顧客也變多了。”吳春開心地説。

  待商戶將貨物都送到門店後,工作人員立即開始了配貨,完成配貨之後,工作人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城區各生鮮驛站送貨。“我們每個生鮮驛站都配備了智能化恒溫控制系統和0度保鮮櫃,確保食品在整個配送過程中的品質。”線下體驗店工作人員葉柯辰説。

  “尋味如皋”是由如皋市農業農村局精心打造的本地優質農産品直供社區的軟體平台,於去年10月份正式上線運行,集結了本地優質農産品資源,通過線上微信小程序下單、線下自提點取貨的方式開展生鮮農産品配送等服務。目前,平台有40多家當地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商家入駐,已建成24小時智能化自提點14個,線下體驗店1個。“從這個平台上下單的果蔬,都是農場直接採摘後就直接送貨的,很新鮮。而且之前我從平台上看到了他們有透明農場,我能夠根據實時監控看到農場的狀態,這樣吃得比較放心。”如皋市民劉馥嫻説。

  “尋味如皋”作為農産品上行的創新性通道,運行近一年來,為農産品銷售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打通了特色農産品進城新通道。今年1至8月份,“尋味如皋”銷售額300萬元左右。“當前接到很多反饋,反映配送速度有點慢,接下來,我們會據此進行改進,跟美團、順豐進行合作,增加半日達以及一小時達。”如皋市農林科技與信息中心負責人嚴謹&&。

  人才“為導” 特色農産品精彩“出圈”

  鄉村振興,電商興農,人才是關鍵。如皋市在建好平台的同時,也注重直播人才培養,向外推介名特優農産品,拓展農産品銷售渠道。吳蘇農便是近兩年來,新走紅的農産品帶貨主播。

  “我們紫桃都是當天採摘當天發貨的,保證新鮮……”這天,吳蘇農來到位於磨頭鎮的福壽家庭農場,進行紫桃直播帶貨。不到一小時,500公斤紫桃被搶購一空。“以前都是靠老客戶上門,自從有了直播後,訂單供不應求。”對於現在的銷售情況,福壽家庭農場負責人鄧珣很滿意。

  吳蘇農本是如皋市下原鎮腰莊社區的基層網格員,在參加了電商培訓後,開始做起了抖音直播。“2022年的時候南通有個豐收節,我到那邊去直播,那是我第一場直播,當時直播間有1000多人,但是回來後,第二場直播的時候人就非常少了,到第三場直播的時候只有幾個人, 那時候我就心灰意冷,不想幹了,後來經過如皋市農業農村局的多次培訓,讓我又有了信心繼續走直播這條路。”吳蘇農説。

  在如皋市農業農村局的積極支持下,吳蘇農從磕磕巴巴到妙語連珠,從不知所措到游刃有餘,他成為如皋市有名的網絡主播。從2022年9月份至今,他的直播間已開播近千場,每場銷售額2萬多元。

  為做好平台直播,培訓出更多像吳蘇農這樣的帶貨能人,如皋市農業農村局採取“線上+線下”“課堂+實踐”“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開展電商專題培訓。近三年,共開展電商“新農人”培訓600多人次。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轉型”成為網紅主播,把手機作為“新農具”、把直播變成“新農活”、把土地種上“雲端”,讓田間地頭的農産品精彩“出圈”。

  載體“聚能” 傳統農業産業提質增效

  借助網絡主播,“鄉貨”觸網變“香貨”,如皋市特色農産品成功“出圈”。與此同時,如皋市積極推動電商直播基地建設,以小小直播間連接大市場,助力特色農産品觸網熱銷。

  “如皋是中國花木盆景之都,現在我手上拿的就是如派盆景……”日前,在位於如皋市城南街道夏莊社區的夏莊共富直播中心,主播正在向觀眾展示各類盆景。

  夏莊共富直播中心是夏莊社區為拓展市場而招引的新項目。目前,夏莊社區盆景種植佔地2000多畝,社區內各經營主體普遍遇到線下銷售難的問題。“社區兩委一班人開動腦筋,成功招引電商在直播領域有知名度的團隊來線上銷售。”夏莊社區黨總支書記阮建林説。

  夏莊共富直播中心總投資約260萬元,佔地約500平方米,內設巡展區、銷售區、中控區和配貨區四個板塊。“我們在各個平台有直播賬號,粉絲量基本都在十幾萬,我們的目標是做到行業裏的頭部,帶動大家共同致富,推動如皋盆景産業發展。”夏莊共富直播中心負責人鮑子建説。

  夏莊共富直播中心的建設只是如皋市大力推動電商直播基地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立足特色農産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的資源稟賦,當地大力支持鼓勵農産品電子商務發展以及電商直播間建設,在近幾年的激勵意見中都進行了獎補,目前市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白蒲鎮蒲濤優選、磨頭鎮碩果雲集直播基地等一系列直播孵化平台,在産品展示、電商創業、鄉村振興等方面形成了産業集群效應。

  電商的發展帶動了農産品銷售,增加了農民收入。如今放眼雉水大地,視野中那片熟悉的土地,越發新鮮且充滿活力。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電商憑藉便捷、高效、成本低、覆蓋面廣等優勢,將進一步推動農村産業轉型升級,讓農業經濟“活起來”“火起來”。(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