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迭代不斷加速的背景下,鋰電池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8月28日,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科技企業,中創新航在成都發布未來三年海陸空全場景應用産品,“頂流”系列、“至遠”系列、“至久”系列和“無界”全固態電池瞬間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我們有足夠的耐心、韌性,只有持續創新保持旺盛生命力,才能穿越周期,韌性向上,凸顯長期發展價值。”
創新融入血液
中創新航是國內最早布局動力電池的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能源企業之一。
在自主原始創新方面,2018年,中創新航推出全球領先的高安全高電壓技術及産品,引領三元技術發展方向,為行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19年推出全球首創全極耳疊片技術及産品,引領鋰電池製造技術發展方向;2020年推出全球首創高能量密度電池系統不起火技術及産品,重新定義鋰電安全標準;2021年推出全球獨創OS電池技術及産品,引領TWh(太瓦時)時代電池技術;2023年,行業首發頂流結構超快充解決方案,重新定義圓柱形電池;全球首發量産314Ah儲能電芯及配套解決方案,打造全球儲能行業標杆。
中創新航創新産品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把創新視為生命線的中創新航,以高壓化、高錳化、無鈷化和固態化為導向,建立了一套行業領先的、高效的研發體系,展現出高效、系統、強大的底層技術創新能力,從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製造創新、系統創新等多維度推動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
此次推出的全場景應用産品:頂流全氣候-超級純電電池是行業首發5V尖晶石化學體系,實現零下20℃續航零衰減,計劃於2026年上市;頂流超充-超級增程電池是行業首款5C超充增程電池,滿電續航可達500公里,計劃於2025年上市;頂流高功率-超級插混電池是行業首款、能量密度最高的磷酸鹽係圓柱電池,相比行業主流産品成本大幅度降低20%,計劃於2025年一季度上市。
至遠輕卡大電量電池系統實現行業唯一單電池包覆蓋100度到180度電;至遠重卡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167Wh/kg,行業最高。
第二代314Ah儲能電芯是行業首次實現量産産品循環壽命15000次,並實現前1000圈“零衰減”;第三代392Ah儲能電芯能夠實現與現有電芯産線全兼容,集裝箱相關零部件技術可以和5MWh集裝箱産線技術全兼容,是支撐6.25MWh集裝箱解決方案行業內最快量産電芯,也是最佳方案;採用新工藝的625+Ah儲能專用電芯能量密度440Wh/L以上,進一步實現20尺標準集裝箱6.8MWh以上的電量,大幅提升電站投資回報率。
同時又重磅推出“無界”全固態電池技術能量密度高達430Wh/kg,容量超過50Ah,同時在電池運行壓力、壽命、功率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計劃於2027年小批量裝車。
可以預見,多元化的技術創新及産品力,將不斷推高中創新航面向全球動力電池競爭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地位。
角逐創新賽道
在新能源汽車與儲能之後,低空經濟成為電池企業新的競逐熱點。
近日,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動力電池包墜落試驗在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廣州)有限公司進行並獲得成功。試驗中高電量動力電池包,在沒有任何額外保護和緩衝結構的情況下,從15.2米的高度墜落,以62公里/小時的垂直速度直接撞擊水泥地面。動力電池包落地後靜置24小時沒有出現冒煙、起火等情況。
本次成功完成墜落試驗的動力電池包源自中創新航首創“頂流”圓柱電池。該款電池針對低空出行研發,電芯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可滿足6C快充場景,在保證高功率、高快充能力的同時,實現輕量化和安全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作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國內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産業迅速成長,動力電池作為核心部件,其性能成為推廣應用的關鍵。
8月28日上午,中創新航與小鵬匯天正式簽約,將在低空經濟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在28日下午舉行的2024中創新航全球生態大會上,中創新航隨即發布了頂流高能-飛行電池,該電池能量密度350Wh/kg,是行業能量密度最高半固態大圓柱電池,計劃2026年搭載於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OLT)上。
其實,中創新航一直致力於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電池整體解決方案,在行業內最早推出400Wh/kg混合固液電池技術,也即將成為最早實現400Wh/kg混合固液量産應用的廠家。
“低空經濟、電動船舶、軌道交通等新興業務板塊,都在齊頭並進推進。”中創新航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潘芳芳説,新興産業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方向。
船舶電動化滲透開始提速。至遠電船行業法規內全球最高能量,行業首創納米分離主動安全保護技術,業內首家船用電池系統壽命大於12年,不限行駛里程,將於今年四季度上市。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0艘船舶搭載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産品。
當天發布的軌道交通電池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適配純電、混動多種機車,耐壓等級超過5000V,完成鐵科院90項認證。
潘芳芳&&,中創新航將始終堅持産品與技術領先戰略,面向未來進行研發布局,從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製造創新、系統創新等多維度推動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全場景打造硬核産品力,制勝高充電倍率細分市場。
質量與創新並行
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需要找到平衡點,並把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才能讓企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潘芳芳説,從技術到産品節奏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需求的定義,找準自己的優勢,把企業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匹配起來;要進行大量的可行性論證,找出細分領域最優的解決方案;最後就是在不斷回答客戶提問的過程中,執行必須堅決。
中創新航在船舶電動化滲透開始提速
近兩年來,中創新航屢獲創新與質量大獎。2023年,中創新航榮獲中國質量協會最高成果獎——“示範級”成果獎。今年6月,中創新航榮獲中國年度科技領域最高規格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潘芳芳認為,質量是動力電池産業的生命,質量與創新研發同樣重要,中創新航踐行的是全流程質量保障體系。
以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動力電池包為例,安全是飛行汽車研發的重中之重,而電池安全,是維繫動力平穩運行的基石。該“頂流”圓柱電池採取最優化電芯排布、通過材料和結構的全新升級,同時具備超高本徵安全和超高被動安全,硬核保障其抗墜撞能力。更值得稱道的是:電池包半包在低SOC下,仍然可以保持以整包功率輸出,助力駕駛人完成迫降操作,極大程度保障生命和財産安全。
“我們正在開展從電芯到電池包的各類嚴苛的試驗,包括高溫、低溫、鹽霧等環境適應性測試,過充、過放測試,高強度振動和擠壓測試等。”中創新航高級副總裁謝秋説。
“我們的産品已交付運行超過160萬輛乘用車,在全球40多個國家安全穩定運行。”劉靜瑜&&,動力電池是特殊商品,在生産環節中可能一粒塵埃、一根頭髮絲都有可能會引起熱失控,安心可靠刻在中創每個人的骨子裏,中創要做到能量和資源的極致平衡,能量和安全的極致平衡,設計和製造的高度融合,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續航”。(李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