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martHK蘇港高質量發展合作大會在寧召開
緊係經貿紐帶,蘇港“雙向奔赴”
8月28日,南京,30家香港初創企業、60位香港參展商將服務新模式、科研新成果、經貿新項目帶上當日舉行的“SmartHK蘇港高質量發展合作大會”,尋求合作,碰出火花。
緊係經貿紐帶,江蘇與香港“雙向奔赴”,花開兩地,碩果滿枝。近10年來,以蘇港聯席會為機制,兩地的合作已從轉型升級、城鎮化等5個方面逐步拓寬至投資貿易、科技、金融、文化等多個領域,雙方完成活動項目已超200個。在此次SmartHK合作大會現場,記者發現,深化投資貿易、科創、金融、文旅、綠色低碳等,成為雙方交流的重點方向,活動期間香港與江蘇企業將開啟超400場“一對一”對接會。蘇港合作務實前行,不斷邁向新高度。
譜寫雙贏篇章,共築優勢
合作涉及國際金融、科技創新、航運樞紐……江蘇與香港經貿關係密切,合作源遠流長。
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7月,已有超3.5萬家港企落戶江蘇,江蘇實際使用港資達2700億美元,佔全省實際使用外資53%;江蘇累計在香港設立2400家企業,協議投資額超260億美元,佔全省總額23%。
“基於蘇港兩地深厚的合作基礎,期待雙方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聯動,對接江蘇所需,發揮香港所長,合力服務國家大局。”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説。
“鏈”接世界,“暢”通全球。實際上,香港已成為江蘇製造企業提升産品和服務競爭力、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站”,不少蘇企在提速發展的關鍵期,選擇在港建立財資中心或赴港上市。至今,江蘇省在港上市企業共120家,其中近3年新增在港上市企業20家,首發融資額達到1646億元人民幣,佔全省境外首發融資額的85.5%。
在蘇港聯席會機制的推動下,蘇港融合從生産到科研、從工業到文化“多點開花”——
今年3月,江蘇凱基生物投入600萬元人民幣的研發經費,與香港賽百思合作開發新型試劑。目前,聯合開發的新型類器官培養基質膠已投産,預計本年度銷售額將達約300萬元。眼下,兩家企業還將繼續開展細胞生物學、合成生物學項目合作,開發5—10款類器官培養基産品,同時開發類器官指標相關檢測技術,未來市場規模預計達千萬元。
在去年舉辦的“江蘇-香港技術創新合作對接會”上,南京漢衛公共衞生研究院認為香港理工大學鄭湃博士團隊研發的AI聯邦學習框架模型,可應用在公共衞生領域。2023年底,研究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研發AI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預警關鍵技術。
蘇州飛馬良子影視有限公司通過參與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與一家英國公司簽訂了版權分銷協議,面向英國、法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他們的節目,將中國優質的文化創意産品帶到國際市場。
實現同頻共振,共同“碳”路
蘇港合作,既有金融、産業方面的“優勢互補”,也有關於未來發展的“共同願景”。
在SmartHK蘇港高質量發展合作大會現場,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等熱詞出現的頻次很高,江蘇與香港都在積極“碳”路,提升國際競爭力。
“未來,低碳生活、生産,都將有‘跡’可循,綠色低碳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産力。”來自香港的庫瓦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創辦人林忠澤,還有一個身份是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規劃師,他在香港為企業策劃的“綠色方案”引起很多江蘇企業的濃厚興趣。他建議企業重視培育員工的“低碳”理念,在香港碳普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員工已接入各個減排場景,他們生活中的減排行為,都被記錄在“個人碳賬本”上,可獲得減排量和綠色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商品,“比如,全香港已經有超過1萬名消費者在太興集團的茶餐廳用綠色積分兌換到免費奶茶。”
隨着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綠色發展呼聲漸起,ESG成為國際經貿合作需要考量的重要標準。如何提升ESG指數,成為橫亙在中小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這幾天,林忠澤在蘇州對接了多家當地製造企業,雙方有意向就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深入交流、謀劃合作。
“香港將發揮好聯通世界的‘超級&&人’的獨特角色,積極賦能江蘇企業的轉型升級,在金融相關的産業鏈雙向投資貿易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不斷地深化與江蘇的務實合作。”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林建岳介紹,此次大會以“創新合作 合作創新 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金融、專業服務、科技創新、文創授權及“綠色可持續發展”四大範疇展示香港各領域的優勢及創新實力,期待香港、江蘇兩地聚焦科創項目的對接,探討合作新模式,打開增長新空間。
合作空間無限,共赴未來
鴨血粉絲湯、南京小籠包……江蘇美食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很快被“一搶而空”,深受香港市民喜愛。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致辭中回顧了2018年首屆香港江蘇文化嘉年華的盛況:3天吸引了10萬香港市民參與。
香港和江蘇合作空間無限,不止於金融、貿易。近年來,文化交流、青年發展等項目,成為香港、江蘇合作的新方向,共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雙方合作正邁入充滿期待的“進階版”。“江蘇文化底蘊深,香港&&作用強,正好是優勢互補發揮專長。”唐英年提到,從2019年開始,雙方就舉辦了江蘇戲曲文化進香港等一系列活動,之後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的戲劇中心公演了昆劇、錫劇、揚劇等,場場座無虛席,掌聲不絕。他期待,進一步推動蘇港兩地戲曲文化交流,以文化産業帶動雙方多方面、寬領域的經濟發展。
江蘇、香港,同頻共振、相向而行,兩地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不斷加強合作,深化情誼。
“截至目前,鍾山公司重點&&的20多家江蘇駐港中資企業總資産超2100億港元,業務涵蓋金融、投資、貿易、工程、航運等領域。”鍾山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先召&&,將用好香港&&,在引進創新科技人才方面發揮作用。蘇豪控股集團明確,將聚集蘇豪控股集團在港所有資源,把鍾山公司打造成“海外人才孵化引進&&”和“海外金融貿易中心”,為江蘇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都是未來蘇港兩地合作的重點所在。”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將發揮好香港各類展會和線上&&的作用,推進江蘇全球行動,強化貿易創新合作,“建議蘇港兩地不斷提升貿易創新領域的合作層級,希望在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能展示蘇港兩地合作的更多成果,助力江蘇商品行全球、賣全球。”(王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