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位於周鐵鎮徐瀆村的大棚裏,一排排整齊的橘樹鬱鬱蔥蔥,尤其是幾年前“住”進來的“紅美人”,已挂滿了青綠色的果子。設施避雨栽培、設施越冬栽培等先進技術,以及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生態種植方式,不僅解決了冬季“紅美人”畏寒等難題,也提升了橘子的口感。徐瀆村黨總支書記徐鋒説,等到秋季上市,優質果40元/公斤都不愁銷。
“帶領團隊技術人員,在徐瀆橘園引導果農樹立生態、綠色管理理念;根據當地土壤條件,引進推廣‘紅美人’柑橘,豐富徐瀆蔬果品種,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進程……”徐鋒細數着年逾八旬的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作為徐瀆村鄉村振興總顧問,反哺“第二故鄉”所取得的碩果。
趙亞夫在廣袤田野辛勤耕耘了大半輩子,他的“土地夢”始於宜興。從1958年考入宜興農林學院開始,他就確立了“服務農業、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的理想。1976年,時任鎮江農科所農技員的趙亞夫回到宜興,被分配到洋溪公社徐瀆大隊蹲點,和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並嘗試種植早小麥—雙季稻一年三熟,成為全省水稻畝産量最高的大隊。2019年10月,在徐瀆村首屆蔬果節上,趙亞夫又肩負起徐瀆村鄉村振興總顧問的重任,開啟了他及句容市戴莊村與徐瀆村的合作之旅。幾十年來,趙亞夫盡其所能,引導幫助宜興尤其是瀆區農民依託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踐行着自己當初“要用自己的知識讓農民過上富裕生活”的誓言。
如今的徐瀆村,走上了農業現代化道路,這讓耄耋之年的趙亞夫倍感欣慰,他説:“讓農民生活越來越好,這是我一生的事業。”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徐瀆村依託周鐵蔬菜産業園,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農業,成功創建成省特色田園鄉村、獲評省“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該村重點發展的柑橘産業,現已形成800多畝的種植規模,種植農戶200余戶,其中新引進推廣的200余畝“紅美人”畝均收益超萬元,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徐鋒説,2022年,趙亞夫還在徐瀆村設立了亞夫科技服務宜興工作站,他不僅身體力行,定期帶領團隊技術人員到田頭指導,還經常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為徐瀆村乃至周鐵鎮的發展出謀劃策,讓生物多樣性農業帶領農民走出綠色發展的致富之路,力爭把徐瀆打造成無錫乃至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