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鄉村步道開展理論宣講、領略鄉村變遷,學習種養技術、考察農業公司,參與直播帶貨、訪談“新農人”……在暑氣蒸騰的2024年暑假,南京大學“新新”向榮社會實踐團隊深入鎮江市句容、丹徒等地開展“新農人”培育發展調查研究,在田野上探尋鄉村振興的“青春路徑”。

南京大學“新新”向榮社會實踐團隊啟動儀式
田間宣講,感受鄉村振興廣闊前景
6月28日,“新新”向榮社會實踐團隊來到江蘇農博園田間創業課堂,圍繞鄉村振興的“前世今生”、綠色發展繪製鄉村美好畫卷和生態文明造就金山銀山等主題開展宣講,鼓勵村民參與其中,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共同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新新”向榮社會實踐團隊在江蘇農博園開展宣講活動
8月4日,團隊成員來到世業鎮先鋒村,在與全國人大代表、村原黨委書記聶永平的交流中,了解了全村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集體經濟和生態環境等得到顯著提升的情況。在位於句容的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團隊成員實地參觀現代園藝、植物種苗工程技術中心,與農學園藝學院師生代表就鄉村振興前景展望、人才培養進行座談交流。

團隊成員訪談全國人大代表聶永平
科技賦能,農業還可以這樣做
6月29日,在戴莊村農業展覽館,團隊成員學習了時代楷模趙亞夫心繫群眾、扎根基層、科技興農的先進事跡,領略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的為民情懷。“目前我們種植了60畝有機水稻,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不僅免費提供種子,還派老師手把手教我們種植技術。”在句容唯一的少數民族村邊城鎮佴池村,村黨總支書記張良向團隊描述了近年來村莊的發展變化,感慨科技興農的重要性。在新禾果園創新創業基地,牧禾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岳建濤分享了農業科技創新、果品品牌打造及市場拓展方面的體會經驗。

團隊成員參觀新禾大學生創業基地
現代農業正朝着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方向發展,觀摩期間團隊成員不斷發出“農業還可以這樣做”的感嘆。在5G智慧蘑菇工廠,團隊成員參觀了菌菇智能培育系統,鎮江菇滿園生態農業公司總經理鬱寶鋒介紹了蘑菇栽培的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分享了提高農産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的技術經驗。在句容慢生活生態農業公司直播基地,團隊成員詳細了解空氣鳳梨的種類、價格及特性,策劃農産品直播帶貨,體驗從了解需求到匹配産品、線上銷售的每個環節,全面感受農産品通過直播走向市場的整個過程。

實踐團隊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實地調研
播種希望,新農人正集結起航
“誰來種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句容市大力實施“新禾計劃”培育新農人,在引育管用留全過程持續用力。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亞夫新農人學院”,致力培養“亞夫二代”“亞夫三代”,積極探索新農人成長模式和人才賦能新路徑,一大批洋溢着青春氣息的新農人不斷從這裡揚帆起航。

團隊成員與全國人大代表、新農人魏巧進行訪談
本期社會實踐中,團隊訪談了多位正在使用物聯網、操控無人機,開發鄉村特色旅游,爭做農業創客、網絡主播的新農人。團隊詳細了解“80後”全國人大代表魏巧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運用專業知識和現代農業技術,建造智慧化農場,大力發展數字農業,讓現代化手段在農業生産中落地見效的奮鬥歷程。華夢麗是全國大學生返鄉創業十強、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8月11日,在她創辦的果牧不忘家庭農場,團隊傾聽了她帶領團隊創業興農的故事,了解了創新集“飼種養肥育”於一體、“游玩賞食宿”一條龍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在白兔鎮致富果業專業合作社,省人大代表、勞動模範張奎峰詳細介紹了合作社堅持黨建引領,示範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産業升級的做法成效。老方葡萄園第二代管理人方應明,在傳承傳統種植方法基礎上,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優選改良葡萄品種,有效提升了葡萄的品質與産量。

團隊成員在句容白兔鎮致富果業專業合作社調研

團隊成員在句容慢生活生態農業公司直播基地進行直播帶貨

團隊成員在老方葡萄園調研

團隊成員在鎮江菇滿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調研
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他們帶着農業新資訊新技能入鄉務農、播種希望,耕耘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讓科技興農之路越走越寬廣。南京大學“新新”向榮社會實踐團隊將以這次社會實踐為前行動力,懷揣“三農”情懷,牢記“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校訓,用所學知識講好鄉村建設發展的生動故事,為培育壯大新農人隊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南大智慧與青春力量。(陳琪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