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8月22日電(張本甫) “一代草聖、十里溫泉、&&老山、千年銀杏、萬隻白鷺、十萬畝國家級森林公園”,這是南京市浦口區的文旅金名片。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歷史底蘊,浦口區在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中持續保值增值,也讓金山銀山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更加快速崛起,打造出了城景鄉聯動、文旅融合的“浦口樣本”。
老山橫貫浦口區境內,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曾經,在“靠山吃山”的利益驅動下秀美山川傷痕纍纍。為長遠計,為子孫謀,浦口區積極採取“養山育山”措施,堅持保護與修復“兩頭抓”,生態保護成效顯著,獲評“中國天然氧吧”;老山以1%不到的省域面積集聚了全省1/3的生物物種,國家二級瀕危植物——秤錘樹重回公眾視野,昆蟲界的“國寶”——中華虎鳳蝶數量逐年遞增,不斷擦亮浦口區的“生態名片”。
浦口區把文旅融合發展作為産業跨越發展的突破點,通過實施“+旅游”産業融合戰略,以做強“文化+體育+旅游”為着力點,以發展“農業+文化+旅游”為突破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催生“老樹發新芽”“新芽成大樹”。
在“文化+體育+旅游”模式下,讓馬拉松跑出“含金量”。這裡承辦了南京浦口馬拉松暨全國女子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全國山地自行車賽、老山·有氧三項精英賽等知名賽事。不僅如此,浦口區還依託青奧會公路自行車賽道等資源,打造出青奧會公路自行車體驗道、穿越老山徒步登山道、江蘇最美跑步路線(珍七線)、不老村環象山湖健身圈、水墨大埝自行車主題公園等環老山體育旅游景點。這些景點與賽事相輔相成,共同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在“農業+文化+旅游”模式下,浦口區啟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在保留村落原有肌理的同時,保護修復自然生態,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度假區。着力打好老山生態牌的江浦“響堂”、做好滁河生態空間展示的永寧“圩美共興”、突出“茶文化”的星甸“茶裏大地”、打造溫泉度假休閒鄉村的湯泉“花徑泉野”、以書法、農耕文化為特色的橋林“江上草堂”……這些“珍珠村”以“楚韻花香、水墨大埝、西埂蓮鄉、九華茶坊、知青故里、山貢裏人家、桃源靜谷、芳草香甸、老山不老村”等為農文旅建設重點,用五條精品全域旅游線路串聯美食美景美宿,鄉村巨變,田疇繡織“共富長卷”。
通過“文化+體育+旅游”和“農業+文化+旅游”兩種模式,浦口區實現了破圈融合,催生新業態。讓書法IP助力旅游,打造書法主題公園;發展微演藝,以手獅舞等省級非遺項目為文化支撐,建設非遺手獅基地和鄉村大舞&;率先布局低空賽道,2020年,南京獲批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試驗區以浦口區為核心區,輻射南京長江段全域,聯動南京及周邊區域,構建起以“一中心兩&&多場區”為核心支撐的無人機運行與管控體系。
浦口區還圍繞“都市微度假,現在就出發”,牽手巨量引擎的大型城市營銷IP,深耕“老山國際文化旅游節”等節慶品牌,進一步打響“都市微度假”旅游品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節慶品牌深入人心,多業態塑造旅游品牌。“山水浦口 詩畫田園”“從美麗風景到美好生活”“遇見老山,遇見你”,深耕三年,打造“南京老山國際文化旅游節”老山節慶品牌IP,舉辦“攜手共進,合作共贏”企業家座談會、“IN 老山”招商沙龍活動;上線“一部手機游浦口”&&,建設100個旅游諮詢服務點;打造“春賞花海、夏游蓮鄉、秋賞林海、冬浴溫泉”貫穿四季的全城市、全人群、全場景的旅游節事,西埂蓮鄉蓮文化節、河岸花海農旅嘉年華、山貢裏人家水産豐收節、湯泉鄉村休閒旅游節、草聖書鄉金秋童玩節等鄉村旅游節慶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推出以老山蜂蜜、惠濟聖果、西埂蓮鄉茶濾等為代表的“浦口禮道”,命名水墨年華、蝶夢山丘、小隱九峰居等15家“首批特色文化主題酒店”。
牽手營銷IP,深耕詩畫浦口特色。成立兩省五地全域旅游營銷聯盟,打造集微博、抖音、騰訊視頻等公共&&於一體的“文旅浦口”新媒體矩陣群;借助舉辦都市圈微度假浦口文旅推廣周活動,力邀鎮江等10地118家旅行商及10家OTA&&參加;以抖音&&為突破口,牽手IP“巨量中國•百城計劃”,在全國首推“巨量中國”,打造一場全民參與的“周末DOU來浦口”的大型營銷事件,讓更多的網友種草詩畫田園般的浦口。
通過以上措施,鑄好隨處見景的大美格局,都市微度假風帆勁揚。2020年,“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精品景點線路入選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2021年,浦口區成功摘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金字招牌,做強“國字號”文旅矩陣;湯泉街道,永寧街道侯衝社區、聯合村,星甸街道九華村榮獲“中國最美村鎮”。2022年,浦口區獲評中國旅游高質量發展區、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示範區,創成首批國家級“避暑旅游目的地”,永寧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星甸街道王村村被選入中國傳統村落。做美“特色田園”。2022年底,浦口區累計創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1個,認定省級傳統村落18個,建成美麗鄉村市級宜居村231個。
打造游客嚮往的詩和遠方,都市微度假“綠”裏生“金”。2022年,浦口區累計接待游客1571萬人次,同比增長49.58%,實現旅游收入65.27億元,同比增長20.65%。龍頭旅游企業華昌龍之谷、湯泉松鼠部落多次躋身各大OTA&&訂票熱搜榜、必玩樂園榜前列,周邊酒店民宿入住率升至全市第一,營收同比增長43%;鄉村旅游接待量躍居全市第二,鄉村精品民宿入住率超90%,全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數將突破400萬,實現綜合收入超14億元;2022年,“南京環老山體育旅游景區”連續多年獲評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稱號;持續放大“南京浦口馬拉松”等國內外賽事品牌效應,全區每年有近1.5萬人直接參賽,每年帶動5萬人參與體育觀賽、體育旅游,每年帶來旅游收入近1億元。
實現多元業態“百花齊放”,都市微度假流量變“留量”。成功打造“老山國際文化旅游節”“蓮文化節”等旅游節慶品牌;建成全國首家文旅雲&&,獲評江蘇省智慧文旅示範項目;浦口都市微度假目的地影響力不斷提升,2019年央視七套春晚“豐收中國過大年”在浦口錄製,江蘇省第十二屆鄉村旅游節、江蘇省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接連在浦口舉辦;浦口“都市微度假”營銷案例獲2020年度國際博鰲旅游獎“年度文旅營銷視頻獎”、江蘇文旅峰會“江蘇五大文旅營銷事件”;2022年,都市圈微度假浦口文旅推廣周促成蕪湖等7地組團線路40余條、自駕游線路50余條,達成合作意向超80家,帶動旅游收入超10億元,生態文旅品牌效應不斷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