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告別養護盲區 打造最美步道

  精細管理提升三條古道“氣質”

  日前,在軍嶂古道山林裏感受清涼徒步樂趣的王健,發現山水西路旁的古道第二段大山頭入口處模樣大變,不僅有了全新的標識,還新建了一個有空調的休憩驛站,配備了廁所、飲料售賣機和垃圾分類收集裝置,解決了運動愛好者及游客如廁和補給的大問題。今年以來,市、區兩級城管部門協同屬地社區對軍嶂、狀元、冠嶂三條古道開展環境整治提升,並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範疇,打造最美徒步線路。

  軍嶂古道、狀元古道和冠嶂古道均位於濱湖區環太湖的丘陵中,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春天的櫻花、油菜花、桃花盛開,春意盎然、美不勝收;到了秋季,層林盡染,丹桂飄香,更是醉人心脾。同時,每一條古道都有可觸摸的歷史和人文情懷。兼具山水人文的古道,最近兩年成為錫城鍛煉和旅游的熱門目的地。

  蜿蜒幽長的古道,須有整潔雅致的田舍相融。為此,濱湖區對古道沿線村莊段不符合景區風貌要求的果園、菜地籬笆、茶田風貌進一步保護提升;對軍嶂古道幸福水庫周邊、盤龍路段山體等植被開展生態修復,架設生態步道;更新提升狀元古道張野村入口形象;拆除冠嶂古道沿線果園中的亂搭建。

  但原汁原味的古道缺乏必要的服務設施,部分路段道路石板被山洪沖毀,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給市民的游玩帶來了不便。為此,濱湖區還在三大古道開展了標識更新、入口鋪裝、步道修繕、涼亭修建、公廁升級等工程,完善節點設施,提升服務能力。大浮社區工作站站長時華忠介紹,軍嶂古道新建了休憩驛站3處,休憩亭2座。而胡埭鎮則對狀元古道的50塊標識標牌、7座涼亭和4處觀景&&進行了修整。

  游客的增多,也給古道帶來了垃圾和如廁兩大市容管理難題。定居無錫不久的新市民小黑最近迷上古道越野,他擔心會在山林中迷路。而越野老手傳授他一條經驗:跟着路上的垃圾跑就不會迷路。小黑聽後,有點哭笑不得。針對垃圾暴增和如廁不便的問題,城管聯手街道、社區完善古道的環衛設施,16公里長的軍嶂古道每隔500米配置果殼箱1處,中間的大山頭至吳塘門段新建了3座公廁;10公里長的狀元古道全線設置了25個果殼箱、4座公廁。

  古道之美,顏值之上是氣質。古道氣質的體現,與管理密不可分。相關責任單位已將三大古道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範疇:山水城管委會安排8名專職保潔人員每日全程不定時巡查軍嶂古道,周末、節假日增加至10名,另安排3名保潔人員對驛站進行保潔管理;胡埭鎮組建有17人的專業管護隊伍,定人定崗定責,在狀元古道開展1天2次巡迴保潔,將4所公廁全部升級為旅游公廁管理模式,增加打掃頻次;馬山街道設專人專職管理冠嶂古道環境衞生。

  古道氣質的提升也帶來了新消費。原先連一瓶飲料都買不到的軍嶂古道,自去年以來已陸續在沿線山中村落裏開出了5家咖啡館、5家農家樂和1家民宿,且都成了網紅打卡點。

  市城管局負責人&&,下階段我市還將繼續推進古道整改提升專項行動,更加突出地域特色風貌,並以“古道+體育+旅游”的模式,進一步延伸富民産業鏈,結合古道、茶林、民宿等多種元素,讓“農文旅”在古道上加速融合,讓詩與遠方從美好的憧憬成為可以愜意享受的體驗,更讓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