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十八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服務企業兩千五百餘家

  銀企精準鏈結,金融活水及時達

  “今年公司要增加一條新品生産線,也要對廠房做些改造,預計需要1500萬—2000萬元。”又要向銀行貸款之際,江蘇由甲申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杜小寧不由説到上次貸款得到&&的幫助,“2022年底,我們通過&&對接交通銀行,很快800萬元貸款到賬。公司用這筆資金改造了一條生産線,招了一批研發人員,要不哪能上線新産品?”

  杜小寧所説“&&”,名為“科創數金”政企銀一體化數字金融&&,由南京江北新區自主創新服務中心打造。該中心運營着南京市一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原有的“科創數金”就成了這家驛站為企業提供的特色服務渠道。

  為促進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源高效對接,南京市科技局聯合市委金融辦、人行江蘇省分行營管部,於2023年6月、11月先後設立兩批、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它們主要落在開發園區、孵化器等科創載體,由具備一定能力的實體機構運營。截至今年6月底,18家驛站服務企業2500余家、撮合融資25億余元。

  在驛站掛牌前,南京江北新區自主創新服務中心等運營機構,已經探索了一些科技金融服務的創新舉措,例如開發“科創數金”&&。該中心項目發展部部長張明輝介紹,該&&匯集企業工商信息、經營狀況信息、政策申報信息、資質信息、知識産權信息和風險信息等六大類數據,並搭建科技企業授信額度測算模型,從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財務狀況、知識産權情況及行業市場環境等5個維度的88個指標,對科技企業進行價值評價,尤其注重對企業成長性的評價。

  由甲申田公司的貸款經歷,就是一個“成長性為企業增信”的故事。2022年底,從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産的由甲申田公司獲得新訂單,到了升級改造生産線的節骨眼上。當時,該公司“銷貸比”超過60%,而要從銀行獲得貸款,企業的“銷貸比”一般需要低於50%。張明輝團隊幫助該公司在“科創數金”&&發布融資需求後,交通銀行客戶經理從&&了解到該公司評級為A,科技含量高,符合政策性金融産品的放貸條件。在驗證訂單真實性後,交通銀行很快滿足了由甲申田公司的貸款需求。

  在一次次的資源鏈結中,&&影響力不斷擴大。2023年9月,“科創數金”助力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入選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創新實踐案例。目前,江北新區有3743家科技企業在&&註冊。&&功能還會繼續完善,由甲申田公司依然可以通過&&對接金融機構,獲得金融機構的鼎力支持。

  為輕資産、高風險、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是科技金融題中應有之義。

  202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確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嘉興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力度。2023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明確了一系列任務和措施。其中,在優化科創金融生態方面的措施,就包括建設一批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吸納金融機構入駐並針對科技企業的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開展科技企業融資對接服務、組織科技金融政策宣介……18家驛站在南京初步形成一個便利化、全覆蓋的科技金融服務網絡。依託驛站,南京市科技局專門打造了“科技金融雙週匯”,市區聯動開展項目路演、上市培育等活動。各家驛站各展所長,通過下沉式、常態化的服務,強化創新資源與金融資源之間的鏈結,讓更多科技企業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業金融服務。據南京市科技局介紹,截至6月底,22場“科技金融雙週匯”活動面向1000余家企業宣講科技金融政策。

  服務還在不斷拓展。8月1日起,南京科技廣場科創金融服務驛站推出“銀企服務日”活動,20家合作銀行排好班,每個工作日有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到驛站駐點服務。該驛站運營機構——南京市鼓樓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王萍介紹,中心為合作銀行提供了一份包含3930家科技企業的名單,供銀行客戶經理增加對服務對象的了解。“看到名單很驚喜。”13日在驛站駐點的杭州銀行小微客戶經理鄭孝煦説。短短幾天,他已與同事梳理了100多家科技企業,準備盡快走訪對接。

  王萍説,去年11月中心發起成立了長三角數字經濟産業高質量發展聯盟,首批成員107家,包括券商、銀行、基金公司、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及科技服務機構。接下來,驛站計劃推出“券商工作日”“産業交流日”“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開放日”,幫助企業規範經營管理行為、了解金融政策並獲取金融服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積極發展科技金融。一方小小的驛站,用好線上線下渠道,可以帶來更多的精準觸達、高效鏈結,甚至帶動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服務理念的轉變。下一步,南京市科技局將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家驛站的指導,通過打造標杆驛站、推動驛站與金融機構合作開發專屬金融産品等措施,推動驛站服務提質增效。(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