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黃橋鎮中鹽村緊緊圍繞上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將以黨建引領為主線,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打造發展新高地,奮力再上新&階。

  建強組織,賦能鄉村治理。中鹽村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該村把村級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各類社會組織等緊緊團結在黨總支周圍,團結帶領村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注重提升村民自治主體意識,提高村民參與自治活動的積極性,並規範和引導自治工作的開展。從法治角度將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貫穿鄉村治理各環節,推動鄉村治理規範化、公開化、透明化,大力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從德治的角度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賡續,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養品行、涵育文明、凝聚人心等作用。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道德評議、模範示範、輿論引導等方式,大力營造崇德向善互愛互助的向上向善氛圍。

  該村注重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和加強黨建工作交流,通過搭建基層黨員交流互動平台,派強用好市民政局下派駐村第一書記常慶的作用,注重從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等群體中培養選拔基層黨員幹部,有針對性進行黨務知識、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專精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和示範引領作用,“頭雁領航,雁陣齊飛”,形成強大組織凝聚力,保障政策落實執行有效。

  聚焦民生領域,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台作用,圍繞多少年以來一直困擾老百姓通往橫巷的一條路徑問題,以前因為一條河道造成梗阻,通過召開板凳會議,今年採用涵閘的辦法投資近100萬元修通去橫巷的道路;對村裏2條1.5公里的道路進行修復;村裏2條廢溝塘16畝地目前全部復墾到位,下一步將對復墾部位進行精細化耕作,種植稻麥兩熟,為農民增加了糧袋子,真正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現農民增收村集體增效。

  多途徑謀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流轉土地2000多畝,將路、溝、渠配套到位,每年向種糧大戶收取農業設施使用費20萬元;建成秸稈打包點,通過招引外地運營商,對兩季的秸稈進行打包銷售,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與豬場合作,簽訂協議,利用現有良田幫助銷售豬糞,既肥了田,每年又增加村集體收入3萬元。通過多渠道多途徑謀劃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有望突破100萬元。

  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鹽村注重文化振興,積極組織全村村民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通過閱讀經典文學、紅色書籍拓寬知識面。組織老年人跳廣場舞,積極參加黃橋鎮廣場舞大賽榮獲三等獎。每年舉辦2至3次文化宣傳隊進村宣傳法治、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秸稈雙禁、防詐騙等政策法規和防溺水防觸電安全技巧小常識。每月開展一次送電影下鄉活動,室內室外給群眾送來文化大餐,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滿意度不斷提升。

  “我們投資170萬元,正在加緊建設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樓,建成後將以服務、養老、醫療為一體,增設農村科技服務中心,設立組織村史館挖掘本村的歷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多措並舉,靶向發力為推動建設強富美高新黃橋貢獻智慧和力量。”泰興市黃橋鎮中鹽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呂志軍&&。(朱莎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