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漁溝鎮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為抓手,不斷凸顯基層黨組織幫富帶富作用,逐漸強化基層黨支部的核心引領作用。該鎮始終按照“圍繞農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要求,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産業規模化發展,逐步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互動”“雙贏”。該鎮還圍繞黨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形成棚式蔬菜、水産養殖、草莓、葡萄、瓜果園採摘等農業産業群,促進了産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是突出支部引領,建強産業發展“帶頭人”。漁溝鎮拓展選人用人渠道,積極推行致富能人擇優任職、機關優秀幹部下村任職等做法,從高素質群體中選“班長”。該鎮重點對學習熱情高,帶頭産業發展的青年進行重點培養,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在已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中選擇帶動産業規模發展、能力優秀的青年及時接受為預備黨員,為農村黨組織的發展強基礎,增活力。

  二是突出黨建元素,激活産業發展“主引擎”。漁溝鎮樹牢“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優勢,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第一推手,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溝通藝術等業務培訓結合起來,在招商引資全過程中加強黨的建設、融入黨建元素、彰顯黨建力量,打造一支由黨委書記牽頭的專業招商隊伍,為鄉村産業振興落實經濟基礎。漁溝鎮連片的蓮藕種植面積已經達到8000畝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與此同時,漁溝鎮積極規劃與藕蝦産業配套的垂釣基地、荷花觀光園、農家樂、蓮藕加工廠等項目,拓寬産業關聯度,延長産業鏈,讓蓮藕産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是突出黨員先鋒,打造産業發展“新支撐”。該鎮依託優勢産業和特色農業,轄區各村黨支部與相關專業合作社共同研究産業發展方向,帶動群眾發展水産養殖、蔬菜種植,村黨支部與專業合作社負責産品銷售,大力推行“支部+協會+黨員+群眾+産業”等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該鎮大力拓寬培訓渠道,積極借助遠程教育等新途徑,按照群眾需求什麼培訓什麼的原則,村支部組織黨員幹部、創業大戶積極開展各類培訓,不斷提高黨員骨幹帶領群眾發展的能力,楊廟村是草莓之鄉,楊廟“紅顏草莓”享有盛譽。全村草莓種植戶近100家,總面積超600畝,畝均純收益超萬元。更高效、更健康的立體草莓種植技術打開了楊廟草莓種植戶的眼界,找準了草莓産業升級的方向;轄區鵬裏村一期流轉土地近8000畝給當地老闆種植淺水藕套養小龍蝦;二期又流轉507畝給種植大戶。確保農業科學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突出發展共享,激發産業發展“新活力”。該鎮還緊緊圍繞“抓班子、帶隊伍、建陣地、順民心、謀發展、保穩定”的目標要求,在加快産業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民生保障改善作為已任,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經過這幾年發展,在通水、通電等基礎上,把有村口標識、綠化亮化、垃圾箱池、公共廁所、污處設備、文體場所、公交站點、電子監控、消防設施、服務中心等“十個方面”作為農房改善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讓群眾安居樂業,共享發展成果。(劉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