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州正在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2026年,“恐龍星球”橫空出世

  “六大互動體驗項目,如何更好兼顧互動性與沉浸感?”“從技術到內容都要突破、創新。”7月29日9時,漢江路1號常州恐龍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綜合會議室裏,總經理倪燕正在跟創意設計、影視製作、技術研發等部門的同事開會。

  自省重大文旅項目——東方侏羅紀一期啟動以來,這樣的討論幾乎每週進行,不斷刷新着項目的進度條。

  東方侏羅紀一期“恐龍星球”預計2026年9月對外開放,屆時,將與中華恐龍園旅游度假區聯袂成片,預計每年新增游客300余萬人次。在項目策劃建設過程中,恐龍園集團依託多個像倪燕這樣的專業團隊,搭建創意技術支撐&&,聯合國內外一流設計單位和裝備供應商,從創意內容和技術水準兩端出發,力爭將東方侏羅紀打造成真正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耳目一新的“恐龍星球”

  “恐龍星球”有別於傳統樂園,是一座集公共安全教育和娛樂體驗於一體的大型防災避險主題教育基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恐龍星球”在策劃設計方面另辟蹊徑,項目中多見嫁接、轉化的融合玩法。比如,交互式全息劇場“生活大爆炸”,將魔幻劇場與互動脫口秀創新結合,通過喜劇形式和AI技術,傳達居家安全知識要點;以安全駕駛為題材設計開發的沉浸式過山車項目“駕駛驚魂”,以室內外聯動體驗的形式,設計重型機械模型和多媒體互動,讓游客沉浸式體驗不規範駕駛中的各種危險場景;根據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題材設計研發的黑暗乘騎項目“逃出生天”,融入步行穿越體驗,游客在乘坐載具的過程中將下車進入一段沉浸式逃生空間,隨後再次登車繼續探險旅程。

  類似的創新模式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游玩體驗,也為項目前期策劃、創意設計和調度管理帶來了全新挑戰。

  前所未有的視覺呈現

  “這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素材可以參考、完全不同於地球風貌的世界。”項目影視製作團隊成員説,“在設計上,我們希望為游客構建一個宏大的、唯美的‘恐龍星球’,延展人們對美好世界的嚮往。”

  通過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呈現一場無與倫比的異星翱翔之旅,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目標,更是對設計想象力、畫面精細度以及後期服務器承載量的巨大考驗。

  在沉浸式旋轉劇場“風暴來襲”項目中,團隊利用360°LED環繞屏幕和7自由度旋轉&&模擬狂風暴雨中的驚險救援。5分半鐘的體驗運用一鏡到底的手法,全程特效製作。觀眾在9米多高的全包裹視覺氛圍中,能夠真切感受到風暴的威力。為了追求體驗的真實感,影視團隊對畫面中的每一幀精度的要求都異常苛刻。“大到龍卷風捲起的角度,小到特效背景上人物皮膚的肌理、手臂上的汗毛,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模擬,經得起21K分辨率的考驗。”

  首屈一指的技術挑戰

  “恐龍星球”的項目幾乎都是國內首個,這不僅要求供應商具備特種設備資質,更需要其能根據設計需求搭建全新模型,並不斷調整技術參數,通過測試達到運營條件。為實現項目的高標準、領先性和普適性,恐龍園集團滿世界尋找最優質的特種設備供應商。

  技術研發部和項目工程部的相關負責人輾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的同時,引進國外一線設備供應商。達成合作的包含但不限於全球最大的過山車和游樂設施製造商之一Vekoma、全球飛行影院優秀製造商之一Simtec等。

  比如,“風暴來襲”項目中,需要直徑12米、承載20噸—30噸、每分鐘旋轉8圈的圓形&&。&&運動需與影片節奏緊密結合,並實現7個自由度旋轉的體驗。技術團隊尋遍了市場上現有設備&&,均難以實現,最後在篩選出的優質資質供應商中實現定制,雙方技術人員為此多次磨合論證交互與體驗的統一,達成合作。

  又比如,在分組競技的交互式游戲乘騎項目“健康保衛戰”中,AGV無軌車將帶游客分組體驗不同場景,運用到了智能駕駛、SLAM激光導航、麥克納姆輪等當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運用的最先進技術理念,增強了小場景的可玩性和復玩率。

  旖旎建築、幻彩演藝、驚奇設備……更多“恐龍星球”的創新故事正在被不斷書寫,刷新着未來文旅的風向標。(周潔 史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