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缽池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用好黨建引領指揮棒,結合區情特點,盤活資産資源、發展特色産業,不斷提振村級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逐漸走出了一條符合區情實際、可持續發展的村級集體經濟振興之路,為鄉村振興有力有序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盤活資産資源,激活發展動力。對村集體“三資”全面清理整頓,充分盤活閒置資源。將東湖社區用房16間、中石油大連路加油站北側地塊1.06畝,通過招標對外出租的形式,提升社區集體資産使用效能,為社區集體經濟增收101.43萬元。積極盤活社區存量資産資源,將馬莊社區老工業園廠房修舊利廢、改造完善,並成功招引一批優質企業進駐,同時新建4幢2.4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的新工業園區,實現集體經濟保值增值;社區現有辦公樓1200平方米、工業園廠房約3.4萬平方米、漁場和魚塘壩 64 畝,通過對外出租、發包的形式,每年為社區集體經濟創收近500萬元。將轄區內利用率不高的社區空置用房,通過整體改造、修舊利廢、完善配套等措施,先後盤活深圳路社區3處閒置用房,實現集體經濟增收71.56萬元。

  培育特色産業,增添發展活力。創立“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樂善殘疾人之家”,建立社區手工製作基地,製作售賣燈籠、中國結、玩具等手工藝品,為轄區 40余名群眾提供再就業崗位,同時開展“援企穩崗助就業”活動,與淮安華頂鞋業、天悅服飾等公司合作,接單剪線頭,縫紉,包裝等手工活,幫助居民在家門口就業,帶動居民增收,拓寬社區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去年僅江蘇銀行定制春節燈籠,銷售額即達20余萬元。結合轄區小康城商圈餐飲特色,舉辦“美食爭霸賽”,積極打造小康味道紅色直播間培訓基地,讓直播經濟為商品拓寬銷售渠道,截止目前,已經拍攝製作29期短視頻,開展47次直播帶貨,對接餐飲單位轉型線上數字化銷售,點讚好評累計達90余萬次,銷售11000多單餐飲團購産品,促進成交額逾百萬元。

  攜手網絡直播,凝聚發展合力。一方面以“馬莊社區直播”抖音公眾號為依託,探索“黨建+直播”新模式,社區黨委把每週星期二和星期四晚上6-8點半設定為“書記直播日”“馬莊夜話”,在線向群眾解讀上級政策、解答群眾疑問,比如4050補貼如何申請、養老資格認證辦理流程等,增強了黨員、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充分發揮了社區黨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現在直播間有近5千粉絲關注,最高在線5千人,解答解決各類問題150多個。另一方面創新“紅色直播間”增收模式,以直播“流量”撬動共享共富“增量”。組織優秀的社區工作者、退休黨員與轄內企業合作開展抖音直播帶貨,銷售手工藝品、生活用品等,讓消費群體“線上+線下”全方位感受馬莊魅力,産品深受市場喜愛,銷量不斷提升,截至目前直播間瀏覽量達10萬餘人次,2023年實現銷售額近40萬元。

  下一步,缽池街道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引領集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加強村集體經濟産業化、規範化發展,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産業,有力帶動特色産業發展,提升群眾增收內動力,推動形成“黨建強、産業旺、群眾富”的良好局面。(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