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陰這處藏在小鎮裏的旅游綜合體如何“走紅”?
體旅深融,成就飛馬水城“國際范”
江陰新橋鎮海瀾飛馬水城南側,每天早上5點多,飛馬文化體育公園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規劃建設馬術中心、武術館等運動場館,室外包含網球場、足球場等,此外,還有能實現盛裝舞步、場地障礙、三項賽等奧運項目的競賽中心及立體馬廄,屆時,可滿足轉訓和比賽的需求。”昨從海瀾飛馬水城總經理沈厚峰口中獲悉,體育公園投用後將為飛馬水城這座國家體育旅游示範基地注入新動能。
從2007年開始籌建時的一片荒地,到如今“飛馬水城小鎮”“飛馬水城上海灘”“飛馬水城瀾馬體育世界”三期項目接連落地,海瀾飛馬水城在今年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高達30萬人次。但它走紅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開始是相對小眾的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而後就向着‘海瀾國際,世界一流’馬文化旅游基地跨越,就是這一步轉型,讓更多人涌入飛馬水城、享受策馬狂歡的瀟灑。”沈厚峰説。
和其他城市的大型旅游綜合體相比,飛馬水城的地理位置並不算特別優越。整片區域位於江陰市東部的新橋鎮區,最方便就是通過滬武高速直達。然而,就是這樣一條高速路,最能滿足江浙滬家庭周末“一日游”“兩日游”的出游計劃。更為貼心的是,飛馬水城內不僅停車位多,還專門打造了飛馬停車樓,而且停車均為免費,省去了游客停車的困擾,如此人性化的操作在國內景區並不多見。
一個旅游綜合體最吸引游客的還是其承載的特色主題。“馬文化、水文化、燈光文化、街頭表演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好看、好吃、好玩的多元産品供給,讓飛馬水城火了起來。”沈厚峰介紹,全面提檔升級“夜經濟”後,首屆飛馬音樂節第一天現場觀眾就突破了3萬人次,當年的“五一”假期前三天,水城三家酒店均為滿房狀態。
隨着飛馬水城文體館在今年3月建成投用,海瀾飛馬水城體旅融合特色更加鮮明。這座全國規模最大的武術主題文體館就位於飛馬水城的核心區域,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高度40米,可容納萬人同時觀看。此外,國家太極拳研究院、太極閣、民樂廣場、雲武樓均與文體館連為一體,在飛馬水城構成了集科研、賽事、旅游、全民健身於一體的武術傳習基地。
由此,越來越多不同膚色的人集聚到飛馬水城。今年4月,2024年國際武術邀請賽在飛馬水城文體中心舉行。近300名中外選手從世界各地趕來,共赴這場世界級的“武林大會”,他們的到來也讓飛馬水城更顯國際化。而在這場賽事的背後,更多人看到了海瀾飛馬水城涉外接待能力。無論是水城的外部環境還是餐飲住宿,都獲得了國際友人的一致點讚。
從“馬術”到“武術”,飛馬水城的體旅融合發展有着自己的“套路”。作為江蘇省馬術隊訓練基地,海瀾飛馬水城組織承辦了國際馬聯青少年場地障礙賽暨城市系列菁英賽江蘇站、全國馬術三項全能賽等多場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海瀾馬術培養的運動員還在亞運會上實現中國馬術金牌零的突破。沈厚峰説,海瀾正通過體旅融合帶動整個馬術項目向産業化發展。
馬術、武術、摔跤、柔道等體育項目齊聚,“以體促旅”之下,飛馬水城已成為周邊體育旅游嘉年華的一大勝地。記者注意到,飛馬文化體育公園項目西側在建的生態景觀公園內,沿景觀綠地周邊還佈置了觀光馬車道。“體育公園項目於去年開工建設,計劃於今年10月建成投用。”沈厚峰透露,屆時也將推動更多的高水平國際賽事落地,打造更多元化、國際化的體旅融合新業態。(唐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