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開幕,宜興紫砂、惠山泥人、無錫精微繡等一批本地非遺項目受到關注,充分展示了無錫人文魅力。而在不到一個月前,2024東坡文化藝術周6月22日開幕,擦亮了“蘇東坡第二故鄉”的宜興城市新形象。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氣息相結合,接連兩場高規格的全國性文化活動落子無錫在宜興舉辦,成為錫宜一體探索新時代人文經濟發展新實踐的有力助推。

  點“靚”城市

  文化傳承底氣足

  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帶來的舞蹈《錫繡芳華》,創造性展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無錫精微繡,在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開幕式上驚艷亮相,讓觀眾沉浸在“最江南”意境之中。

  傳統文化點“靚”城市。目前,無錫非遺代表性項目379項、傳承人587人,2023年非遺及周邊産業銷售規模超250億元,帶動就業16.5萬人,尤其是“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項目被評定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豐富的非遺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此次年會落子無錫並由宜興承辦的最大底氣所在。“宜興陶瓷歷史文化的積澱非常深厚,而且整個産業鏈非常完善,形成了豐富多元的傳統工藝積澱。”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説。

  近年來,無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發展邁上新&階,一批龍頭項目的引領帶動文旅産業加速崛起。文旅産業鏈的延伸與完善為高規格會議舉辦提供了完善配套。兩次活動的舉辦所在地窯湖小鎮,便是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總投資130億元的這一文旅項目區別於傳統景區,主打多元主題,融合了宜興陶、竹、茶等特色元素,尤其注重非遺文化、東坡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地文化的轉化。同時,窯湖小鎮擁有10萬平方米的國際會展中心,規模達到目前全國景區最大。

  館、店、鋪、攤、街、水域……充滿江南韻味的特色建築群成為此次非遺大集對外展示的最佳舞&。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項國家級、省市級代表性非遺項目進行立體展陳,將南北風土人情融進江南水鄉。如“水韻江南”板塊,利用窯湖小鎮水域景觀,打造水上非遺市集,集中展示了江蘇省非遺保護成果。

  融入生活

  傳統文化“年輕態”

  全媒體傳播矩陣、多元化傳播、吸引更多年輕受眾是此次年會的一大亮點。其中,抖音線上搭建了“dou見非遺”會場,@八即是美、@葛軍陶坊等多位抖音紫砂電商創作者,通過短視頻集中展示傳統非遺技藝和傳承故事。

  如今,數字賦能下,宜興紫砂蹚出了“非遺+直播”新路子,不僅實現了“靜態傳承”,更是很好詮釋了何為“動態傳承”,與此次非遺保護年會主題“守正創新,賡續薪火”尤為吻合。在紫砂小鎮丁蜀,這裡已吸引10多萬從業者涌入,一大批新銳文化創意人才持續涌現。成立於2020年的全國首個紫砂産業抖音直播基地,如今入駐企業8124家、直接從業人員超5.5萬人,創造了紫砂銷售規模的指數級增長。不僅如此,宜興文化龍頭企業江蘇卓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還玩起了紫砂元宇宙、數字版權等,讓傳統技藝走出了“新時尚”。

  同樣,將東坡文化的精神內涵傳達給更多的年輕人,宜興加快打造茶—陶文化産業鏈,挖掘宜興旅游潛力,推出一系列文創産品,包括小團扇、桌擺小相框、徽章、異形抱枕、帆布袋等。

  推動“非遺+旅游”,打造更多的非遺工坊、體驗空間、特色景區等,讓傳統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此次年會的一大重點。“得知要來宜興,我非常激動,此前在茶博會上就了解到宜興茶、宜興紫砂。”白族三道茶非遺傳承人董壽春説,他希望能通過此次年會&&,實現非遺文化的交流,推動宜興紫砂與雲南茶深化合作。

  此次年會發布了2023年度“最具傳播影響力的非遺活動”,2023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暨惠山泥人文化藝術節榜上有名。近年來,無錫推出非遺主題精品游線,精心打造“樂游無錫·非遺購物節”等,把非遺項目串珠成鏈,讓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

  文旅融合

  城市IP“火出圈”

  一座城市的崛起與繁榮,離不開一以貫之、歷久彌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在宜興,陶瓷文化、東坡文化、非遺文化等名片已融入城市發展基因。接連承辦兩次全國性文化活動,成為展示宜興形象、爭取文旅出圈、帶動消費升溫的重要契機。

  在19日、20日兩個晚上,記者在現場看到,窯湖小鎮可謂是人山人海,全國非遺的集中展示、展演,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讓窯湖小鎮這一全新文旅項目迅速“火出圈”。

  文化引領下,旅游熱度持續提升。在今年“五一”假期,宜興縣域旅游客流增幅省內第一。不久前,宜興還入選途牛全國十大縣域旅游熱門目的地,全國排名第二、省內排名第一。為最大限度放大活動效應,持續增強宜興文旅産業吸引力,宜興正打通大文化與大旅游、大生態、大健康、大産業等融合路徑。

  圍繞東坡文化,依託“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宜興持續完善提升東坡書院、東坡海棠園設施、展陳,並與周邊文旅景點融合發展,加快開放“東坡文化驛站”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間。加快非遺文化與文旅融合發展,“借助年會&&,架起與全國非遺項目交流橋梁的同時,將好的非遺項目引進景區。”窯湖小鎮銷售總監李新介紹,目前,黔北地區的獨竹漂、宜興龍窯展示館等非遺已落戶小鎮。

  會展業對發展地方經濟、提升城市影響力發揮着重要作用。兩次大規模文化活動的承辦,也為宜興圍繞“文旅+會展”創新發展模式提供了思路,打造特色會展IP,延伸文旅産業鏈。區別於一二線城市,宜興下一步將與區域特色資源、人文等充分融合,打造差異化特色會展品牌。(胡志傑、蔣夢蝶)